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 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能显著地降低血浆内皮素和升高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方面通过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促进组织损伤修复;另一方面直接减轻内皮素的组织损伤作用,增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组织的保护作用。针刺能显著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抑制自由基及损伤路径。针刺能显著地抑制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调控内皮素的生物效应,减少细胞的损伤和死亡。针刺能显著地促进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目的。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以偏瘫、失语及昏迷等为常见。起病急骤是其共同特点。包括脑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脑血管痉挛等,后三者统称缺血性中风。针灸主要用于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救治。 原发性脑出血,指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脑组织。多见于50岁~79岁的高血压患者,男多于女。几乎都是在清醒、活动时发病。病情急剧严重,在几分钟至半小时发展达到顶峰。先为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偏瘫,甚者可在短时间内意识模糊而进入昏迷状态。较轻的病人可能在头痛、头昏后,发生肢体无力,逐渐产生意识障碍。脑梗死亦多发于老年人,因急性脑供血不足而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症。

本病现代针灸治疗,尽管临床上一般用于其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但用于急性期的资料并不少见。其中急性期应用针灸配合抢救的临床报道,早见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针灸救治急性脑出血,50、60年代有多篇文章,有的文献还累计了较多的病例。不过,在治疗上基本沿用传统方法。自70年代头针疗法以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对刺灸之法的深入研究和多种变革之法推广应用,使本病疗效不断提高。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方面是对传统体针的深化和发展,其中较有成效的是醒脑开窍法的创制和应用,其他如巨刺和非巨刺疗效的对照研究等;另一方面是一些主要用于本病的穴位刺激法的产生和推广,引人注目的是头针疗法和眼针疗法。

目前,脑出血的急性期还需要中西医疗法协同进行综合治疗,其针灸有效率各地报告不一,一般而言,在急性昏迷期,约在60%左右,待症情稳定后,早期针灸参与其有效率可上升至80%~90%以上。值得指出的是中风自愈率的问题。部分中风患者有自发性代偿的倾向,影响了针灸疗效的客观估价。

对此,也有单位将针刺疗效和只用对症支持疗法的疗效作了比较,发现针刺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中风针灸治疗的时机十分重要。通过大量的观察已认识到,不能片面地把脑损害范围、脑水肿程度及颅内血肿是否吸收作为是否针灸的先决条件,否则常常会丧失佳康复时机。多数针灸工作者主张,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除了伴有意识障碍、脑疝形成、肺水肿和应激性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外,均应力争早期针灸。另外,近有一些针灸工作者开始重视对中风引起的智力障碍及某些精神障碍的治疗。

为了探索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国内已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获得多方面的客观数据。如通过对急性患者脑电图、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脂蛋白等治疗前后的测定,均显示有显著改善。提示针灸可使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部血循环量增加,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加强病灶周围的脑细胞的营养,改善皮层抑制状态,增强代偿机能,促进脑组织的修复。近,还从针剌对中风病灶的超微结构的影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语:听了小编介绍的关于中医养生疗法的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症状,你是不是受益匪浅啊。针灸其实有很多好处的,针灸不仅可以治疗急性脑出血,还可以治疗高血压。喜欢美丽的女人们还可以用针灸来减肥瘦身哦。大家还可以吧小编的养生秘方告诉你身边的人哦。

3/3页
脑出血的治疗中医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