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新生儿黄疸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

中医辨证治疗黄疸

一、辨证分型治疗

黄疸的辨证治疗,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治疗大法,主要为清热化湿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属于湿热的清热化湿,必要时适当同时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属于寒湿的温中化湿。利小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以达到湿祛黄退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

阳黄

1、湿热兼表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饮加减。方中麻黄、薄荷宣散外邪,用量宜轻,取其微汗之意,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浊,连翘、黄芩清热解毒,滑石、木通、赤小豆淡渗利湿,通利小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加姜枣、甘草调和脾胃;合方共为清热利湿,宣散外邪之剂,表证一罢,薄荷、麻黄减去,不可再投。

2、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方中茵陈为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之要药,用量宜重;栀子、大黄清热散结,荡涤热毒。加车前草、猪苓、泽泻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从二便而去。药后大便稍溏,排便次数增加1~2次为度,如药后大便不溏,可加重大黄用量,有助于黄疸的消退,或热盛有化火之势,出现口苦、渴欲饮冷、苔黄糙者,可合龙胆泻肝汤,清热泄火,利湿退黄。

如因砂石阻滞胆道,而见身目黄染,肋痛牵引肩背,或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疏肝利胆,清热退黄。如因虫体阻滞胆道,突然出现黄疸胁痛时发时止,痛有钻顶感,宜用乌梅丸加茵陈、山栀子以安蛔止痛,利胆退黄。

3、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四苓汤加味。方中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通利小便,白术甘温健脾除湿。并酌加藿香,蔻仁等芳香化浊,宣利气机,助化湿退黄之力。

若湿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则用茵陈胃苓汤,健脾除湿,化气利水。如果热留未退,乃困湿热未得透泄,可加用栀子柏皮汤增强泄热利湿作用,在病程中如见阳明热盛,灼伤津液,积滞成实,大便不通,宜用大黄硝石汤泻热去实,急下存阴。

4、胆热淤结

治法:清肝利胆,化湿退黄。

方药:清胆汤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清热解毒,配柴胡疏达肝胆之气机;大黄、玄明粉、枳实泄下通便,以荡涤瘀热,配丹参加强法瘀之力;加茵陈、金钱草、海金砂清热利湿以退黄。若胁痛加川楝子、玄胡疏肝行气,开郁通络。

1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