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小儿麻痹症 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症的几种方法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孩子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还会留下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症状比较明显,辨识度很高很容易察觉,小编为大家结介绍几种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宝宝缓解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目录

1、小儿麻痹症临床表现 2、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麻痹症

3、小儿麻痹症偏方 4、小儿麻痹症的食疗方

5、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 6、推拿治疗小儿麻痹症

7、小儿麻痹症的预防和护理 8、小儿麻痹症的注意事项

小儿麻痹症临床表现

1、前驱期

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

2、瘫痪前期

多数患者是由前驱期进入本期的,但是也有少数是由前驱期症状消失数天后再次发热进入本期,亦可无前驱期症状而从本期开始。患儿出现高热、头痛。颈背、四肢疼痛,活动或变换体位时加重。同时还有多汗、皮肤发红、烦躁不安等兴奋状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

小婴儿拒抱,较大婴儿体检可见。

①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时需用两手后撑在床上如三角架,以支持体位。

②吻膝试验阳性:即患者坐起、弯颈时唇不能接触膝部。

③头下垂征:即将手置患者肩下,抬起其躯干时,正常者头与躯干平行。此时脑脊液出现异常,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如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出现腱反射改变,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3、瘫痪期

临床上无法将此期与瘫痪前期分开,一般于起病后2~7天或第二次发热后1~2天出现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迟缓性瘫痪,随发热而加重,热退后瘫痪不再进展。

多无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少见。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以下几型。

(1)脊髓型

此型是为常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但也可仅出现单一肌群受累或四肢均有瘫痪,如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则出现梳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等表现。

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