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课堂 中医养生

初春火大怎样灭火

目录:

第一章:初春上火,如何用药

第二章:五种“去火”食疗法

第三章:初春上火吃什么水果好

编者按:长期面对电脑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天气干燥一不小心就上火了。这上火怎么办?难道自己吃点药就好了吗?当然不是,看看中医养生降火如何对症下药的!

冬季上火,如何用药

实火、虚火,用药不同

中医所说的“上火”泛指各种炎症,特别是头面部的炎症,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咽部等。虽然都是上火,但有虚实之分。“实火”多是气候原因所致,如气候突然变化、空气干燥、沙尘等;其次是由饮食引起的,如常吃火锅和辛辣食物、过量饮酒等。一般表现为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而“虚火”一般多因急躁、疲劳过度等原因引起,表现为感觉燥热,或冒虚汗、口干、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 “虚火”不是因为阳气绝对过剩,而是阴阳失调,因为阴虚而造成了阳盛的假象。

用药指导: “实火”自然需要清热泻火,牛黄类药物可降实火。“虚火”则应该以“养阴”为主,需服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养阴润燥的药物。如果不分“虚实”,让“虚火”患者也服用牛黄类药物来降火,反而会使阴虚更甚。有些女性的“上火”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般在月经来临前就有心烦、失眠、长痘、生疮的现象。还有些女性常常手脚冰凉,吃了冷食或是受凉后会腹痛腹泻,看上去像是“受凉”,却又易长口腔溃疡。这些都是典型的“虚火”表现,需要“养阴”才能真正“败火”。

上火部位不同,用药不同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突出表现为“吃不进”,火在心肺,症状有口干、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唇裂、目赤、头晕、耳鸣及微咳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牛黄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小儿可服珠黄散等。

中焦火:突出表现为“受不了”,火在脾胃,症状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药指导;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下焦火:突出表现为“拉不出”,火在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症状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尿痛、尿道灼热、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妇女阴部时痒、白带增多,甚至色黄。

用药指导:常选用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八正散、三金片、复方石苇片等。

上火脏器不同,用药不同

肝火

肝开窍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胁刺痛感。

用药指导:可选用黄连羊肝丸、龙胆泻肝丸。

肺火

肺火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黏黄、咽喉疼痛、感觉憋闷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栀子金花丸,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心火

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头,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

脾胃火

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有火主要表现为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大便干燥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三黄片、新清宁片等。

1/6页
水果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