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视频 江苏卫视万家灯火

20130407万家灯火节目:刘长喜讲八字缠拧健身操

八字缠拧健身操是一种锻炼脊椎的健身操,那么你知道它有哪些招式吗?今天收看本期的万家灯火节目听听刘长信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副所长刘长喜,讲八字缠拧健身操。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八字缠拧健身操

第一节 “八”字左右缠拧法

(一)预备式

1、两脚开立宽于肩一倍左右,两脚尖朝前或微向内扣,两腿下蹲,两大腿外翻,下裆撑园,两膝里合,成大马步。

2、两手托握无极棒距膻中穴约 30cm,两臂微屈,掌心均朝上,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舌轻抵上腭。目视前方,眼观鼻,鼻观口,口向心。自然呼吸。

(二)缠拧法

1、右足跟蹬地,劲起于右脚,发于右腿,由右腰传于右臂至右手,此时的呼吸为吸;右手先用劲左手随之托拧棒并引至左腿侧,右臂在里右手在后,左臂在上左手在前,拳眼相对,棒与地面平行,并与左脚方向一致,此时的呼吸为呼。眼随身体左转而转至左前下方。

2、左足跟蹬地,劲起于左脚,发于左腿,由左腰传于左臂至左手,此时的呼吸为吸;左手先用劲右手随之托拧棒并引至右腿侧,左臂在里左手在后,右臂在上右手在前,拳眼相对,棒与地面平行,并与右脚方向一致,此时的呼吸为呼。眼随身体右转而转至右前下方。

(三)注意事项

1、上述动作反复进行,在旋转缠拧过程中棒与前胸腹的距离不少于10cm,左右肾以命门为中心,左转时有如右肾上托左肾下捻之势,反之亦然。

2、呼吸以棒转至躯体中部时为转换,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即吸气时胸隔膜上挤,腹部内收上提;呼气时,胸隔膜下压,腹部缓缓下沉。同时,中脘穴和神阙穴微内收,尾闾向前微扣。且要求吸气时肛门、会阴部上提,呼气时松开。

3、命门穴和两肾以及脊背后撑,百会穴上提,有如一根绳索将百会穴向上提起之意。下颌微内收,含胸拔背,裹裆护肫。

4、开始练习时好轻轻用力并用意,要求动作标准,姿势准确,身法中正安舒。适应后逐渐加力,但也不宜用力过大,且配合呼吸而松紧、虚实随之变换。做到呼吸与动作协调一致。

第二节 “∞”字左右缠拧法

(一)预备式

1、两脚开立宽于肩一倍左右,两脚尖朝前或微向内扣,两腿下蹲,两大腿外翻,下裆撑园,两膝里合,成大马步。

2、两手扣握无极棒距膻中穴约30cm,两臂微屈,掌心均朝下,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舌轻抵上腭。目视前方,眼观鼻,鼻观口,口向心。自然呼吸(图4)。

(二)缠拧法

1、吸气的同时,右手引领左手随之至右体侧,棒端指向右外侧上方,重心移至右腿;呼气的同时,右足跟蹬地,劲发于右腿、右腰至右手,用劲将棒向下、向前、向上缠拧推出,左手引领棒的方向至胸前30cm左右,重心转至左腿。

2、接上势,吸气的同时,左手引领右手随之至左体侧,棒端指向左外侧上方。呼气的同时,左足跟蹬地,发于左腿、左腰至左手,用劲将棒向下、向前、向上缠拧推出,右手引领棒的方向至胸前30cm左右,重心转至右腿。

(三)注意事项

1、上述动作反复进行,重心的转换与呼吸以及左右手的松紧、阴阳、虚实变化协调统一,上下相随。充分做到缠绕方向的麻花式“∞”字,不可未经胸前30cm左右直至对侧。

2、眼随棒的移动而移动。命门穴和两肾以及脊背后撑,腰隙转换明显且虚实变化清晰。百会穴上顶,下颌微内收,含胸拔背,裹裆护肫。

3、两手握力适中,配合呼吸而松紧随之变换,虚实须分清楚,重心转换与左右手的缠绕旋拧协调一致。

第三节平推缠拧法

(一)预备式

1、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脚尖朝前或微向内扣,两腿微屈下蹲,两大腿外翻,下裆撑园,两膝里合,成小马步。

2、两手扣握无极棒距膻中穴约30cm,两臂微屈,掌心均朝下,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舌轻抵上腭。目视前方,眼观鼻,鼻观口,口向心。自然呼吸。

(二)缠拧法

1、吸气的同时,右手引领左手随之至右体侧,棒端指向右外方略向上,重心移至右腿。左掌心上,左手腕尽量向前扣;右掌心朝下;呼气的同时,右足跟蹬地,发于右腿、右腰至右手,用劲将棒向前平推。

2、吸气的同时,左手引领右手随之至左体侧,棒端指向左外方略向上,重心移至左腿。右掌心上,右手腕尽量向前扣;左掌心朝下。呼气的同时,左足跟蹬地,发于左腿、左腰至左手,用劲将棒向前平行推出。

(三)注意事项

1、上述动作反复进行,左右转换,气宜鼓荡,劲由脊发,命门穴和双肾以及脊背后撑。

2、提顶吊裆,含胸拔背,与前两节的身法要求一致,只是略高些。

第四节直推鼓荡缠拧法

(一)预备式

1、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脚尖朝前或微向内扣,两腿微屈下蹲,两大腿外翻,下裆撑园,两膝里合,成小马步。

2、两手立握无极棒距膻中穴约30cm,两拳眼均朝上,两掌心尽力朝斜前方,两手腕尽量外翻,两臂微屈,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舌轻抵上腭。目视前方,眼观鼻,鼻观口,口向心。自然呼吸。

(二)缠拧法

1、吸气的同时,双手同时放松内引,将棒引至胸前10cm左右。放松不用劲,胸要内合,腹内收,横膈膜上挤,肛门会阴部内收,百会穴上顶,沉肩坠肘,目视前方。两掌心尽量向外,两手腕尽力内屈。

2、呼气的同时,双足跟用力蹬地,由腿、而腰、而臂至手,用劲将棒向前缠拧直推。推至前方时,要尽力达到两掌心向斜前方,两手腕尽力外翻。同时,中、下丹田鼓荡前顶,命门穴和两肾以及脊背后撑,两大腿外翻,双膝里合园裆。

(三)注意事项

1、上述动作反复进行,吸气时的虚与呼气时的用力鼓荡缠拧须分清楚,不可混淆。

2、腹式逆呼吸贯穿始终,但是不可咬牙切齿,舌要轻抵内齿龈,口腔若有津液要分三口咽至下丹田。鼓荡时注意双脚指要抓地。

第五节直引鼓荡缠拧法

(一)预备式

1、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脚尖朝前或微向内扣,两腿微屈下蹲,两大腿外翻,下裆撑园,两膝里合,成小马步。

2、两手立握无极棒距膻中穴约30cm,两拳眼均朝上,两掌心尽力朝斜前方,两手腕尽量外翻,两臂微屈,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舌轻抵上腭。目视前方,眼观鼻,鼻观口,口向心。自然呼吸。

(二)缠拧法

1、吸气的同时,双手同时放松,双手腕尽力外翻,蓄劲。胸要内合,腹内收,横膈膜上挤,肛门会阴部内收,百会穴上顶,沉肩坠肘,目视前方。两掌心尽量向斜前方。

2、呼气的同时,双足跟用力蹬地,由腿、而腰、而臂至手,用劲将棒向胸前缠拧直引拉回。至胸前约10cm时,要尽力达到两掌心向外,两手腕尽力内屈。同时,中、下丹田鼓荡前顶,命门穴和两肾以及脊背后撑,两大腿外翻,双膝里合园裆。

(三)注意事项

1、上述动作反复进行,吸气时的虚与呼气时的用力鼓荡缠拧须分清楚,不可混淆。

2、腹式逆呼吸贯穿始终,但是不可咬牙切齿,舌要轻抵内齿龈,口腔若有津液要分三口咽至下丹田。鼓荡时注意双脚指抓地。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江苏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刘长喜

刘长喜,博士、教授,民革党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教育部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中国老年产业协会宜居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东渡日本求学,先后在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研修,东京大学医学部营养学教室客员研究员。2006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

1/1页
八字缠拧刘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