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流派 武式太极拳简史介绍
太极拳是一向很好的健身运动,对于太极拳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太极拳分很多种,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武式太极拳的简史,希望通过下文的讲解能够让你对武式太极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武式太极拳简史
武氏太极拳为中国传统太极拳主要门派之一,是河北永年广府武河清,字禹襄,号廉泉(1812年生)与其二甥李亦畬(1832年生),李启轩(1835年生)于咸丰丁巳年(1857年)共同研创。
李亦畬为清末举人,好考古,精医术,善著述。传其二子李石泉(1837年生),李逊之(1882年生)。二人传其族孙李锦藩(1920年生)等。
武河清与长兄武澄清(1801年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自1818年一起从父亲武烈习练长拳,洪拳等。道光初年(1821年)长兄武汝清(1803年生)与陈德瑚皆考为同科进士。
道光乙酉年(1825年)澄清,汝清,河清兄弟三人皆从《太和堂》陈三掌柜习练太极拳。道光辛丑年(1841年)李亦畬,李启轩同从母舅武河清习太极拳。1852年河清携艺亲自赴河南舞阳县知县胞兄武澄清处帮助赵堡太极拳师陈清平了结一桩怨案事件。陈师为报得恩情穷囊相授拳艺并赠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概要图》《拳谱》等。武河清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回到家乡永年广府后与其二甥认真研磨苦练。两年后1854年又苦研《拳谱》《拳论》并作出了著解。
咸丰丁巳年(1857年)武河清与二甥共同研创出一路中庸捋顺之拳架俗称“中捋架”。为练习身法中正安舒,劲路完整,气势贯穿在各式及整个套路中,后达到周身一家,脚手相随之境界。苦练多年后文武兼备的功夫达到了上成高境界才著有《敷,盖,对,吞》等四字不传秘诀,全是以气而言。每式意念都有随曲就伸,以静待动已及以静制动之意念。又在咸丰戌午年(1859年)创出二路炮捶是对敌应用套路,用外家拳的招式招法运内家拳的劲路劲法连环并用。有蹦跳蹿跃跌打点穴等对敌用法。
咸丰辛酉年(1861年)李亦畬,李启轩创十三杆二路对杆每式双练应用。又在同治壬戌年(1862年)创三路小架并确定刀剑配套对练,练三路小架再次明知阴阳,虚实开合,柔中待刚,煅炼开合爆发劲之应用。歌曰:“不练大架艺难成,不学小架心不明;大架不大,小架不小;去粗留精,奥秘成形等。
四刀,反四刀,四刀变势对练,永年过去有俗称:“杨家杆子李家刀威震四方”之称呼,说明武李家传太极龙头回肠刀很有特色并且非常实用招招制敌。同年李亦畬整理练功笔记成文并中举人。
1864年杨露禅由武汝清介绍到北京瑞王府传授太极拳。因武李两家为永年城旺族,富豪大家,有千亩粮田,几百间房屋,茶桩,布桩,药店多间,书房,磨坊,马车轿车几辆。家境生活富足文武兼备,所以从不以教拳为业,练拳为修心养性,看家护院之用也。而在过去有些套路只在门内秘传,故知者甚少。只有在同治丁卯年(1867年)李亦畬审阅拳谱定为初稿时此年本乡邻里郝为真(1849年生)爱而学之,又在同治庚午年(1870年)有一山东镖客闻知(李大先生)李亦畬太极功夫甚佳,曾在西关后花园三试三负为学艺得真功赠送《弹弓秘谱》为报恩之礼,互交换拳技。
葛福来要求试艺,李亦畬让郝和与其试之,郝和(为真)身手未动,葛屡试屡败乃叩拜于门下。由于过去封建社会思想困扰有些内容皆在自家自研自练,很少传于外姓的套路如二路炮捶72式和三路小架36式,太极龙凤刀28式,太极龙凤剑24式,一路太极十三杆对练等,这些内容曾在1990年夏广西南宁《金色年华》主编严翰秀记者曾几次采访我师父李锦藩时有录音记录并写文章刊登在1993年永年人民政府出版的《从古城走向世界》暨永年太极拳史料集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