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拳 练习和式太极拳的七字要诀
关于和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杨先生根据祖传家学,在《和式太极拳说十要》 一文中阐述得很详细。这篇文章首先发表在陈微明编著的《和式太极拳术》一书(1925 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中,此后有关书籍多有转载。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篇论文不但被杨式和式太极拳爱好者奉为经典性论说,而且也受到其他各流派和式太极拳学者的普遍重视。
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出于对“武术”的迷信,而是因为这篇言简意赅的论述,包含着和氏祖孙三代长期锻炼和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
为了使初学和式太极拳的同志们能够很快地记住和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我在早年传授拳术时,曾把《 十要》概括为“静、松、稳、匀、缓、合、连”七个字。当时学拳的同学们通常把它称为“和式太极拳七字要诀”。
以这“七字要领”引路人门,然后再帮助大家通过学习锻炼实践,进一步深刻领会《十要》 的精神,使之融会贯通,这样就比较易学、易通,对迅速提高拳艺有一定作用。
因为用一个字来提纲掣领,终究比一句话易于记忆;而且只有首先记住提纲,才能进一步领会每一个要领的具体内容。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和式太极拳教师可在每次授拳时只讲解一个字的要求内容,逐日依次讲解完毕以后,再重复而系统地讲解一遍。
此后,就只须针对同学们在练拳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选字讲解,或只用某一个字来点一点,提醒对方注意纠正就可以了。这对教、学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
现将这七字要领分别解释如下
一、静
头脑冷静,心宁胆定,全神贯注,以意运身,动中求静。总的要求是用意识引导行动。心不静,动易乱,故七字以“静”为首。对于采用和式太极拳综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的患者,“静”字尤为重要。
二、松
关节松沉,含胸拔背,沉肩屈肘,松腰落胯,轻灵沉着。要轻灵而不流于漂浮,沉着而不流于僵滞;外形柔顺而又须蕴有内在力量。和式太极拳的劲路“以柔为主,刚柔相济”,但人门务须“由松入柔”。拳谚说:“关节不松,柔劲不来。”
三、稳
虚灵顶劲,立身中正,虚实分明,气沉丹田退转换,要分清虚实,步随身腰变换,须稳健、步似猫行。进轻灵、沉着。“稳”字是个重心问题,凡能精通“独立平衡”和“随遇平衡”心原理,行拳也就无处不稳了。
四、匀
动作均匀,劲若抽丝,柔和圆活,呼吸自然,深长细匀。每一动作的开合、虚实、起落、旋转、顺逆、直横,都必须由程度不同的弧形动作构成,以迂为直,不可直进直出。同时,不论演拳的速度快慢,均应保持相对的匀速,而不可忽快忽慢或中断迟顿。
五、缓
速度缓慢,慢中求功,从容不迫,毫不费力,状如鹰翔。学时,不论走架或推手,都宜慢不宜快,慢则呼吸自然深长,作也自然充分。用正常速度练一套杨式和式太极拳约2O 一25 分钟,在竞赛时,则应在竞赛规则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凡以快速度演练时,动作仍须充分,要快而不乱,而不可草率了事。有的人曲解“练架子愈慢愈好”的含义,忽视了“缓慢而不滞顿”的原则,造成片面求慢,把一套拳打到30 分钟以上。但结果大都犯有滞顿的毛病,这也是不妥当的。
六、合
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两膊相系,周身协调,内外一气。在意与气合、气与劲合,此为“内三合”。在外: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拳术六合”。拳术动作不外乎与手足俱开;合时,心意与手足俱此为“外三合”。两者合而称“开、合”两字,开时,心意合,这才是“内外一气”。能内外合成一气,才能周身协调一致,随意而动,动而不乱。
七、连
拳式连贯,绵绵不断,节节贯串,不滞不顿,一气呵成。动作之间的衔接必须连贯一气,不可有中断现象。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如行云流水,了“等动力匀速运动”,连绵不断。由于连绵不断的特点,形成它对充分利用运动惯性和节省体能消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七个要领,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捉进。它在武术技术和体育医疗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是一致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
为此,初学的人,首先应力求姿势正确,进而逐步掌握上述要领和运动速度。这些要领,主要依靠平时练拳时经常对照自己,如有不得要领之处,必须立即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功深而拳正。反之,如果练拳时马马虎虎,摇摇摆摆,日久积习难返,功越深而拳越歪,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了。此外,有《和式太极拳十要诀》 一首,也是笔者根据杨澄甫先生《 和式太极拳说十要》 编写的,可供初学者参考。
虚灵顶劲神贯顶,含胸拔背胸莫挺。
松腰落胯下盘稳,虚实分明步轻灵。
沉肩坠肘始得力,切记用意不用力。
上下相随劲完整,内外结合为一气。
相连不断似流水,动中求静气顺遂。
细心体会朝暮练,练功习拳恒为贵。
后,必须说明一下:《七字诀》 和《十要诀》 便于记忆,便于教学,对迅速提高拳艺有一定的作用,它是从(和式太极拳说十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然而任何拳诀都必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把它贯串到拳术练习的反复实践中去,惟有如此,才能发挥拳诀的应有作用。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只有勤于实践的人,才能真正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相反地,如果光会背诵一些拳诀,而不一肯进行勤苦的实践,那再好的拳诀对他来说也是无济于事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