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补钙 长寿就吃这些菜
中老年人补钙的误区
中老年人补钙很关键,但是也有很多误区,下面分享下补钙全攻略,先从避免几个误区开始。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下,有不少中老年人把钙剂当做抗衰老的营养品服用,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有关。许多老年人陷入误区,那么,补钙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吃钙片防治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中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
许多老年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而过量补钙,而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误区三:补钙药品当做营养品服用
专家指出,许多中老年人把补钙药品当做营养品服用。其实长期服用药物,会使身体逐渐产生依赖性。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预防骨病。这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