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中医史上贡献巨大的人物
4.为中医学作出巨大贡献
孙思邈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初略统计,至少在二十几个方面具有首创之功:
完成第一部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千金方》;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之人;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人;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以其奶治病的人;第一个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草药种植、采集、收藏的人;第一个将野生药物家种并获成功的人;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医疗思想的人,等等。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结合医、仁两术,在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次对医德作出了完整的论述,以今人眼光来看,虽不能说完美无缺,却依然有着非凡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大发慈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众生之苦,若有病人前来求医,不论昼夜寒暑,还是风霜雨雪;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美若西子,还是丑若无盐(无盐,历史上的丑女);至亲密友,还是宿仇旧敌;聪明贤达,还是冥顽愚钝;我族同类,还是边夷异种;都要积极救治,一视同仁。
“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将病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将病人的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深心凄怆,勿避险恶,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不可做表面文章哗众取宠),只有如此,才称得苍生大医,反之则是生灵巨贼。
孙思邈一生著作约80余部。除了的《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另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会三教论》、《摄生真录》等。
其中《千金要方》30卷,载方5000多个,分232门,涉及内、外、妇、小儿诸科,全书分为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首,记载药物800多种,而《千金翼方》载方近3000个,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痛、色脉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关于书名“千金”二字的含义,孙氏自注:“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为二书中收集了从汉代张仲景至孙氏时代长逾数百年的大量医家的方剂成就,使得中医学的历史脉络得以由起始期至唐王朝一线贯通,故而,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孙思邈对人类医学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本《千金方》价值何止千金,做一个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用百姓买得起的好药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大夫。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
孙思邈少时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佛教经典。隋文帝时曾推拒当官。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叹其容色甚为年少,故知老先生为有道者,诚可尊重。
他注有《老子》、《庄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禄论》和《摄生真录》等。
现介绍流传至今的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1.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1)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
(2)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1)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 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