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视频 生活帮

20120701生活帮视频全集:仿真饰品的危害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佩戴一些仿真的饰品,这些饰品有一些大牌时尚的外形,但是价格却没有那么的昂贵,所以人们对这些仿真饰品非常的有好感。但是鲜少人知道,仿真饰品其实对我们也是有危害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仿真饰品都有哪些危害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仿真饰品的危害

样式吸引人,而且价格也低廉,所以很多的年轻人都非常的喜欢。但是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被查出这些仿真饰品重金属超标的现象。

因有害元素超标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又一次尖锐地摆在饰品行业和广大消费者面前。

据了解,仿真饰品因价格便宜、利润可观,在广州一些外贸店、格子铺、小饰品店甚至百货商场内均有售。

“三无”仿真饰品充斥市场

仿真的饰品几乎都是三无产品,这些饰品中的一些物质是有害的,对人们的健康是有一定的威胁的。

不少商业旺铺都在销售这种外形迷人、成分不明的仿真饰品,包括戒指、项链、耳钉、发饰等,材质多被店员笼统地称为合金,价格从30元到300元不等,购买这些小饰品的以18岁~30岁的年轻女性为主。

在流行前线某家饰品铺内,从多个饰品外包装上看,这些饰品多为“三无”产品,无厂家地址、成分标识和产品相关信息,有的甚至连包装都没有。当询问产品材质时,该店店员称,生产厂家说是特殊材质,究竟使用了什么特殊材质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易掉色,长期使用都光艳如新。

拿一款外形颜色与黄金饰品非常相似的货品询问店员是什么材质,该店员表示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合金或镀金之类的。当被问及佩戴后是否会引起皮肤过敏时,店员当即表示,肯定不会出现皮肤过敏,很多人购买,并未有人佩戴过后回来投诉的。

行业扫描:有害元素超标事件频频出现

很多的黑心商家为了赚钱,降低生产的成本,用一些质量很差的材料来生产饰品。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湖北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有害元素超标事件在中国饰品行业屡有发生,令人汗颜。

2012年2月,上海市质监局公布了上海市2011年贵金属制(饰)品质量抽查的结果,在抽查的110个批次中,有7个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梦恒珠宝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13.8克s990手镯、温州康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0克纯银纪念银条,经检测,饰品内有害元素铅的含量超标,属于严重的质量问题。

2011年6月,广东省工商局对外发布消息指出,2010年省工商局在流通领域黄金、铂金饰品质量监测中,共抽查147家销售企业的240款金饰品、铂饰品,有114款饰品核查总体不合格,占47.5%。此次抽查中发现有个别饰品有害元素超标,其中,深圳市玉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福珠宝牌Au750项链的镉为1.7%。,佛山市顺德区友谊珠宝有限公司抽样的标称友谊珠宝牌意大利项链的镉含量实测为1.5%。

要从源头上,从原材料、焊料等方面断绝有害元素的侵入,对从不同渠道进入市场的饰品,销售企业要进行有害元素含量的抽验,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质量保障制度。而各地的监督部门在产品的抽查中,一定要重视有害元素含量的检测,并将其作为一项必检的项目,以确保不再发生饰品有害元素含量超标的问题。

专家说法:镉、铅等有害元素可致癌

仿真饰品光彩夺目多是在表面镀层镍。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指出,含镍首饰(包括非贵金属首饰)应符合以下规定:

用于耳朵或人体的任何其他部分穿孔,在穿孔伤口愈合过程中摘除或保留的制品,其镍在总体质量中的含量必须小于0.5%。;

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的制品如耳环、项链、手镯和手链、脚链、戒指等,这些制品与皮肤长期接触部分的镍释放量必须小于0.5微克/平方厘米/星期;

这些指定的制品如表面有镀层,其镀层必须保证与皮肤长期接触部分在正常使用的两年内,镍释放量小于0.5微克/平方厘米/星期。

据悉,镍是常见的致敏性金属,约有20%左右的人对镍离子过敏,会引发皮肤过敏发炎,长期接受大量镍释放量还将导致心肝肺等器官的伤害。

镍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经常接触镍制品会引起皮炎,一旦吸入镍粉尘易导致呼吸器官障碍,引起肺水肿、急性肺炎,并诱发呼吸系统癌。

而仿真饰品中的重金属、化学溶剂等同样会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如果长期使用劣质的耳饰、鼻饰、牙饰等和身体内部接触的饰品,有可能致癌。

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应尽量购买纯金、银或天然宝石等天然材质饰品。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佩戴仿真饰品时,注意佩戴时间不宜过长,给皮肤充分的休息时间。

1/1页
生活帮视频全集仿真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