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膳食养生 养生食谱

荠菜的功效与作用 这样吃它营养不流失

荠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野菜,荠菜的营养价值比较的丰富。很多人都喜欢食用荠菜,因为其独特的味道以及口感,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那么荠菜到底怎么吃呢?荠菜的做法大全你都知道有哪些吗?今天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来告诉你荠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荠菜怎么做才能使其营养不流失,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什么是荠菜 2、荠菜的营养价值

3、荠菜的功效与作用 4、荠菜的做法大全

5、孕妇能吃荠菜吗 6、糖尿病人能吃荠菜吗

7、荠菜的特点是什么 8、如何挑选荠菜

什么是荠菜

荠菜(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护生草、稻根子草、地菜、小鸡草、地米菜、菱闸菜、花紫菜等,地方上叫香荠,北方也叫白花菜、黑心菜,瑶家叫“禾杆菜″,河南、湖北等地区叫地菜,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

你别看它身材小小,它可以有着悠久的历史呢,它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 但是目前在世界的各地都是非常常见的。其拉丁种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小盒子、“牧人的钱包”,是形容它的角果形状像牧人的钱包,英语名称就是“牧人的钱包”。

荠菜含有的营养成分很是丰富,所以其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人们在食用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烹饪方式,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

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冬末春初均可。传统习俗则是在特定的日子吃鲜美的荠菜煮的鸡蛋。味道鲜美,用来包饺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山东鲁南地区(以滕州使用为广泛)有一种叫做菜煎饼小吃,经常使用荠菜作为一种材料与其他混合加上鸡蛋,口味鲜美,具有良好的口感。

基本特征

当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5-50cm。茎直立,有分枝,稍有分枝毛或单毛。

茎叶

荠菜根白色,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挨地,呈莲座状,叶片卵形至长卵形,有羽状分裂,叶上有毛,叶缘有翼,叶柄较长,多在5-40mm。

顶生叶大,长、宽可达12cm和2.5cm,侧生叶片较小,一般叶长5-30mm,宽2-20mm,裂片3-8对,形状狭长,平展,卵形,基部平截,具白色边缘。

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cm,宽2-15mm,两面有细毛或无毛,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十字花冠,总状花序。四强雄蕊。短角果扁平。花瓣倒卵形,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

每朵花有萼片4个,长圆形;花瓣白色,两性,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角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

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开花时茎高20~50厘米。

生长环境

荠菜非常喜欢温度比较高地方,阳光充足它长的就非常好,而且它还非常的耐寒,性喜温暖,在常见的山坡、田边及路旁都有它的存在。荠菜性喜温和,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土壤不太干燥,荠菜都可以生长,荠菜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为佳。

分布范围

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主要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地区。性喜温暖但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也可人工栽培。

品种分类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上海市地方品种。

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厘米。叶片浅绿色,大而厚,叶长10厘米,宽2.5厘米,有18片叶左右。叶缘羽状浅裂,近于全缘,叶面平滑,稍具绒毛,遇低温后叶色转深。

该品种抗寒和耐热力均较强,早熟,生长快,播后40天既可收获,产量较高,外观商品性好,风味鲜美。其缺点是香气不够浓郁,冬性弱,抽薹较早,不宜春播,一般用于秋季栽培。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百脚荠菜、慢荠菜、花叶荠菜、小叶荠菜、碎叶荠菜、碎叶头等。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厘米。

叶片绿色,羽状全裂,叶缘缺刻深,长10厘米,叶窄较短小,有20片叶左右,绿色,叶缘羽状深裂,叶面平滑绒毛多,遇低温后叶色转深,带紫色。

散叶荠菜该品种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冬性强,比板叶荠菜迟10~15天。香气浓郁,味极鲜美,适于春季栽培。

1/15页
荠菜的功效与作用荠菜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