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时掌指的重要性

太极拳练习时需要平心静气,这就要求我们的招式也随之舒展,同样,对于我们的掌指也就有相应的动作要求,不能凭自己的喜好或感觉去出招,需要按照要求来练习。下面小编就以杨氏太极拳为例来讲讲太极拳对掌指的要求。

杨式太极拳的掌型

太极拳动作讲究柔和舒畅,如行云流水,对掌指也是一样,需要自然展开。

保持舒松自然的掌型。即五个指头自然伸开,虎口自然圆开,除了拇指之外的四指间略微分开,互不靠拢,又勿太曲,又勿挺直为宜。

想想日常生活里将自己的手平放在桌面上的感觉,一般都是手指自然伸开,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间略微分开,拇指、食指间分开大一点,掌心微凹,掌心没有与桌面相接触,但又差不多与桌面接触到的相距,而这样的掌形就是杨式太极拳的掌形。掌的部位含有掌指、掌心、掌根、掌背、掌外缘。与其他流派的太极拳掌型相比较,外形和技术要求都有些差异,比如陈式太极拳,掌形为“瓦楞掌”,是“拇指与小指有相合之意,中指、食指、无名指微向后仰。四指均轻轻合拢,不可用力,掌心要虚”的掌形。

不可用力,掌心要虚”的掌形

掌中手指的要点

杨氏太极拳要求手指伸直,自然放松,之间稍有间隔,并让五指保持一个平面。

杨氏太极拳名家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是这样记载的:“杨师澄甫之分释太极拳诸要点如下……手指非并亦非直,要从开中求合、曲中求直方可,尤要者须气注乎掌心劳宫穴而后达乎指尖。”杨澄甫先生的这些陈述应该认为就是关于太极拳手指形态规矩的经典说明。

《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精论》当中记载李师爷说:“太极拳的出掌,掌心也是空的,五指略舒,不可挺直,掌意含虚,以有灵机性为宜。其意义是为了便于变动,此谓之自然掌。”手掌、手指随着拳势的变化而出现开合状态的变化,比如过渡动作时掌心凹一点,手指稍弯弧,形如荷叶状;注意的是掌心凹而不懈、手指弧而不懈。定势或发劲时掌心松展稍平,就是在原有凹的样子稍凸一点,五指亦松展的自然伸直。手指的松展伸直示自然的,不是拙力挺直的。

拙力挺直的手指和拙力展凸的掌心都会变得硬、僵、滞。舒指松开是不能马虎的,比如插掌的手指就体现了节节贯串松开的功夫。不同的掌有不同的劲点,分清劲点所在之处,能有助于意到气到劲到,比如坐腕立掌的劲点在全掌,横掌在小指一侧,坡掌在掌心,俯掌在虎口或小指一侧等等。无论是练拳和推手,掌握掌的劲点是十分重要的。

五指的功用

大拇指

大拇指自然张开,与食指约成40度左右,肌肉不宜太过紧张。

食指

食指不能用一点力,要轻轻的扶着运动路线走。食指如不放松,手掌就松不下去,手掌不松,腕难以松弛;腕不松,前臂难以放松,再接下来给坠肘、松肩等要求带来难度。所以,食指要完全放松。中指:起到向前指方向的妙用。

只有顺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才能放远。有的说:“意到前方无限远,到底多远,也要看练功者的功底而言”。无名指:无名指起向前、向上的引领作用。在练拳时,有向前、向上的动作,不要全手掌出劲,由无名指引动,无名指在五指中笨拙,只要它不出劲,其余四指也不会。在推手过程中,运用无名指不容易出败招。小指:小指始终要放松。凡有从前向后、向下的拳势,应松小指、松肩、坠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后捋。

掌指的感觉

练拳放松了、稳静了,气血通畅后,先是感到手掌发热、发涨,接下来是手心会出汗,再接下来是每个手指肚都会感到发涨或胀麻。初学到每个手指都感到明显发涨和手心感到得气,大约经历一年至三年,各人不一样。手心有微微发热是正常,是气血畅通所致。手心有微微凉意、像微风吹拂一样也正常,是松到了能感受空气的微微阻力所致。

练拳者都不宜去过分追求这些感觉,不用理会这些感觉,让它来去自然,更多的精力是要从如何在心静体松里面下功夫。练习太极拳不同于练习其他气功,手掌再热、再麻、再涨,得气再快,气感再强,倘若连入门的松沉功夫都没有,说明还没练出真太极的好东西。

常见的掌指毛病

未能做到自然舒指展掌,有些人喜欢像舞台演戏的花旦一样练成兰花手,又有些人五指撑张如虎爪,都是拳病。师爷李雅轩先生指出:“如虎口撑得太圆了,就不免手上要用上劲;用上了劲,就又与太极拳要周身放松的道理不相合了。” “虎口太开”是拇指没有恰到好处的自然松开。一些人练拳中太过用意或者过于注重手型,为了打拳的手型漂亮好看,整个过程手都固定一个姿势,这样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手型上,不但容易使掌指僵硬,还引发腕、肘、肩、腰等肢体部位僵硬。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