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实战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阶段性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在练习中,我们要用意念控制动作,保证每个动作的准确性。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很多,我们随着太极拳实战一起练习一下吧!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阶段性
太极拳与其它任何事情一样,用意不用力也是有阶段性的,它是一定阶段到一定层次过程。
学拳之初,思想应集中在该打哪一式、姿势是否正确、路线怎么走上,只求打好拳架即可。这好比初学书法,开始时以练一横一竖即可,不穷究其理,练拳也一样,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应当说,此时的动作还多用拙力僵力,若过分强调用意不用力,会使初学者无所适从。而应强调松静自然。
等到拳术熟悉后,就逐渐转移到力的运用上,如捋劲,就需要人体某一部位的想象。意念活动从机械到用意念引导动作。
随着“招熟”而逐渐“懂劲”,太极拳方面的技巧也逐渐熟练。这时,拙劲已除,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合乎拳法,则小力必胜大力。此阶段可称为用意不用力。
到了更高层次,应是“不用意不用力”。试想,举手投足之间发人丈外的太极拳家,出手即招,也就无所谓招。“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此为习拳者梦寐以求的“神明”阶段了。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技巧
是不用力,非不要力
然而有不少人是把“不用力”与“不要力”混为一谈了;有的人则是撇开了“用意”来谈“不用力”,认为既然强调“不用力”,那么又何来“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在他们看来,“不用力”就没有力了,就变成“软手”了。
其实,用意不用力是指用意识去支配行动,若是推手,那便是挨何处,做到随人而动,随屈就伸,而不是把意识片面的倾注到用力上去。
因为意识倾注与用力,则动作容易僵滞,这时呆力虽大而转动不灵,不但难以充分发挥太极拳“四两拨千金”、“以小力胜大力”的技巧,而且即使从养生保健和医疗效果上考察分析,也是不利于促进气血畅活的。
但以上所说的“不用力”,说的是意识的关注问题,而不是不要讲究劲力。拳谚说:“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劲自到。”
即如此,那就只须“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而不必刻刻留心与自己的用力方面。因为劲力是随着招法而生的。当然,这必须是积功而成的。
力强十会,巧破千斤
杨澄甫先生还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的“杂说”一章中说:“有说一力强十会——有理,我说一巧破千斤——不错!”
近年来,在太极推手竞赛中,常见一些人由于训练不足,以致顶、抗等毛病严重。在两力相抵的情况下,自然是力大者胜。
这样力大的选手一时得势,“一力胜十会”的说法,又引起许多太极拳爱好者的重视。我们并非不要此“一力”,而是相对地重视“一巧”。
同时,此一力务虚是活力、内劲,而不可是“牛力”、拙劲。 “杂说”云:“不要惧牛力,巧内功不能胜大力者何必练拳?!千斤落空无所用矣!”此足以说明,太极拳还是主张“尚巧不尚力”的。
不过,却不能因之认为太极拳是不用力的,否则把相对的道理加以绝对化,那真理也就立时变为谬论了。至于力的性质,那更须判明,因为我们所要的是太极内劲,而绝非拙力僵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