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教程 太极内功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太极内功是提升太极境界的重要因素,太极拳腹式呼吸是太极内功基础。我们今天谈谈太极内功与中医养生的关系,练好太极拳基本功有助于内在修炼,下面随着太极拳教程练习一下吧!

太极内功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修炼太极拳也是对自身思想境界提升过程,常练太极拳能强身健体。

太极内功与太极拳是表里内外关系。内功是炼神意气劲的,拳架是练筋骨肢体的,外导内引,内外双修,才能练成“周身一家”的混元劲。

中医及传统养生学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元气(真气)是生命之宝,元气充沛则生命力健旺。而内家拳则称元气为丹田气。拳论有“拿住丹田炼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的说法。

气功概念的提出是上世纪的事,而关于练气之术已源远流长,气功养生与太极内功养生密切相关。

气功疗法散布于儒释道医武俗各界,是祖国宝贵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内容,甚至是核心部分。可以说,气学是中华学问的根本之学,而炼养气之术正是祖国医学与养生学的关键。

追溯历代典籍不难发现,相关论述比比皆是。上古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讲到了很多养生道理和方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提道:“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名医扁鹊所著的《难经》中曾专门计算过人的呼吸次数,并把“呼吸太阳”作为一种锻炼方法。汉末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写道:“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经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修炼太极内功能使呼吸更深长细匀,太极内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而三国时华佗的“五禽戏”也是一套的古代医疗体育锻炼方法。魏晋时期的道教人物葛洪所著《抱朴子·别旨》篇专论了吐纳导引的理论和方法。晋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也用大量篇幅讲述了养生之道。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养性》中记载:“心无烦,形无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

又说:“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为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此后历代中医与武术书籍中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炼气养生之功法。

由此可见,祖围医学遗产中有关养生部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历来有“医武相通”、“易武相通”之说,显然太极拳与气功有着密切关系。就气功而言,太极拳是气功中的“外功”,就太极拳而言,气功是太极拳里的“内功”。

本文所说的太极内功就是太极拳和气功相结合修炼的一种却病、保健、延年,并能增强太极拳技击功力,即产生鼓荡气能力的一种功法。

太极内功修炼方法

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

提脚跟。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跷脚大趾(此时感觉小腹下翻。小腹之上翻下翻谓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然后忘掉脚大趾再想提脚跟,之后再提脚大趾。如此一提一跷,反复练习9次。

提脚跟时为吸,跷脚大趾时为呼,是谓脚踵呼吸法,属高层次的呼吸法,非常人用口鼻呼吸。古人云:“圣息以踵,由脚踵而头顶一气呵成。”提脚跟时督脉升,跷脚大趾时任脉降。其养生作用不言而喻。

太极始于足下,脚在太极拳修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脚部有力量,上身才能舒展开,这样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

胎息法(肚脐呼吸法)

意注肚脐。收肚脐,稍停。松开肚脐,稍停。如此一收一松,反复练习9次。当在收肚脐时,感觉左右两肾往左右两侧开,当松开肚脐时,感觉两肾在合。肚脐为神阙穴,内联五脏六腑。此法也是锻炼内脏的方法。

肚脐是个很特殊的位置,丹田便是在肚脐这个地方,练好胎息法能有助于我们提高太极拳的境界。应用于推手时,拿人则收肚脐,发人则松开肚脐。

1/1页
太极拳视频教程太极拳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