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有哪些 太极宗师是如何成为的
太极宗师之陈卜
陈氏始祖陈卜,河南温县陈氏太极拳创始人,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后来由泽州搬居山西洪桐县。明洪武7 年(1374年),迁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
因始祖陈卜为人忠厚,精通拳械,深为近邻乡民所敬重。故将其居住的地方叫陈卜庄(解放后,陈卜庄并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始祖陈卜居温县后,为奠定家业基础,偏重于垦种兴建。
先是六世同居,七世分家,兴家立业,人繁家盛。为保卫桑梓,地方得安,在村中设武学社,教授子孙。由于 1711 年以前陈氏家史无文字记裁,仅有囗传。直至1711年,陈氏十世祖陈庚为陈卜立碑,方简单记述了陈卜史实。然相距已有300余年。其间人物、事迹及有关拳术多有疏漏。
所以关于拳艺、人物、事迹的文字记载,仅从我九世祖陈王廷记起。据温县县志和陈氏家谱记载,「陈王庭在明末拳术已。於拳术更加研究,又多所心得, 代代相传,成为独特之密。」
历史传说
朱洪武(即朱元璋)打天下时,遇到镇守怀庆府的元朝大将的抵抗。
朱洪武坐天下后,一怒之下,派兵三“洗”(屠杀)怀庆,把这一带杀得鸡犬不留。
后来,才从晋城往这一带移民。当时,陈家当家的名叫陈卜,也就是现在陈家沟陈姓的一世祖。
本来,他和全家不在迁民的范围,但因晋城一带遭灾,吃没吃,喝没喝,只好领着全家到洪洞逃荒。到洪洞后,又管了件闲事,陈卜由于搭救一对贫困父女,得罪了县衙门,县官一怒,就把陈卜一家列入迁民的范围。
迁徒到河南怀庆府后,陈卜先在陈卜庄落脚,后世居陈家沟。
现在陈家沟还流传着陈卜县衙救贫女、清风岭上战强贼的故事。于是,陈卜便从泽州郡迁到了怀庆府,后来,陈卜虽然搬走了,但村名至今未改。
陈卜庄村东北角水井上的石盖,听说就是陈卜当年用的碾盘。六百年前,陈家沟不叫陈家沟,叫常阳村。那时,常阳村并没有陈姓人家。村子因何易名?陈姓因何迁来?其中自有一段故事。
元朝末年,纪纲废弛,民不聊生,天下群雄并起,四海纷争。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便剪灭异己,驱逐鞑虏,统一了华夏。
朱元璋刚坐上皇帝宝座,不想却下了一道密旨:血洗怀庆府。据说原因有二。
一是明兵攻打怀庆府(今沁阳。辖八县,温县其一)之时,遇到了元军大将铁木尔的顽强抵抗,双方你攻过来,我攻过去,各各伤亡惨重。铁木尔为稳定军心,命令怀府各县农户,必须在门口挂一块牌子,上写:“欢迎元朝军队。”否则:“杀无赦”!但是老百姓欢迎明兵呀!便又偷偷做一个牌子,上写:“欢迎明朝军队”。等明兵攻来时挂上去。
由于长期的拉据战,弄得人们苦不堪言,许多人家干脆只挂一个牌子,正面写“欢迎元朝军队”,反面写“欢迎明朝军队”。谁来欢迎谁。一天,朱元璋亲自率兵猛攻,占领了温县招贤一带。老百姓赶忙把牌子翻过来,换成了“欢迎明朝军队”。朱元璋沿街巡视,天心大悦,环视左右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之谓也”。
不承想夜里起了一场大风,牌子全刮得翻了过来。第二天一早,朱元璋得到报告:家家户户门前都换成了“欢迎元朝军队”的牌子。
朱元璋暗想:这怎么可能呢?上街一看,果不其然。令人将牌子摘下来,秘密暴露无遗。朱元璋恨得咬牙切齿,认为这里的老百姓心系鞑虏,阻挡天兵。本想立即拉出去几个斩首,又想大敌当前,只得将一口恶气咽了,暗结心头。
二是怀庆府境内,发生了打劫“皇纲”事件。温县西北与沁阳交界处,有个耿庄村,村南有条河,河上有座木桥,是当时南来北往的必经之道。明兵占领怀庆府不久,一天,几十个明兵押着一批粮食,由山西而来,向南京进发。经过这座木桥时,突然遭到了元朝残余匪兵的袭击,明兵毫无防备,顷刻间死伤大半,几个明兵一看势头不妙,落荒而逃。这座木桥原本没名,因为此事,人们便把这座桥叫做“打纲桥”。至今桥还在,名未改。
问题在于,打劫皇纲的元朝匪兵都换成了老百姓的衣服,所以,朱元璋得到的奏报是:怀庆府的老百姓劫了皇纲。立时,龙颜大怒,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如此刁民,杀不足惜!密令心腹大将常遇春,发兵怀庆府。
据《温县志》载:“明洪武初年,元铁木尔守怀庆,明兵久攻不下,太祖迁怒于民,大加屠戮,时温民死者甚多......。”民间传说“朱元璋三洗怀庆府”。明兵在怀庆府境内,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每烧杀一个地方,便在村中十字路口,丢下钱、粮、衣服等物,发现有人拾取,即重新发兵搜寻屠杀。如此“三洗”,直使得怀庆一府八县,白骨露于野,千村无鸡鸣,三百里方圆,荒无人烟。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了一道圣旨:从山西洪洞县一带向怀庆府境内移民。
且说有个名叫陈卜的青年,祖籍山西泽州(今晋城)东土河村人氏,因家乡连年干旱,庄稼无收,眼看活不下去,只好扶老拖幼,出外逃荒要饭,辗转来到了洪洞县。本来,陈卜一家并不在移民的范围,由于他搭救一家贫困父女,得罪了当地官吏,被迫迁徙。至今,陈家沟还流传着陈卜县衙救贫女、迁民路上解危难、青风岭上战强匪的故事。
这陈卜,便是陈家沟陈氏一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