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松沉落到脚底的感觉
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势下沉,脚底受力(不是僵滞长时间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时间的受力),膝盖不受力,才是松沉。
如果拳势下盘松沉得太低,就会由沉势变成僵紧之重势,膝盖很受力,因此撑起较困难;只有沉到脚底能与地面相吸、顺着反座弹力撑起能与地面相斥才是松沉得恰到好处。
跟松沉有关的是人的重心,练拳者的重心大约有四种。第一是实际重心,也就是人体的真实重心。第二是意念重心。比如李雅轩说打拳时要用腰脊带动,也说过用丹田带动全身打拳,这腰脊就是意念重心,意念重心是可变的。
第三是感觉重心,打拳时你自己感觉到的你的重心在那里,如果你沉到脚底了,会感觉出来。
快速松沉到脚底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收好尾闾,收尾闾能夠致使丹田向前向上凸起吊裆,内气自然而然沉于下丹田。第四是功夫重心,功夫中心是前三种重心的结合。
真正技击时,内家拳是以功夫重心取人。功夫重心在对比自己弱的对手时比较好感觉。有了从腰胯有向下松沉的感觉之后,逐渐感觉来劲在膝、小腿肚、脚踝之上,不久可以感到沉到脚底了。
化劲要把对方之劲力通过松沉卸到脚底地面,这样才能化之干净。松沉到脚底和松沉到地面是两种层次不同的功夫,松沉到脚底的练法还没完全到位,要松沉到脚底与地面紧固的粘在一起了,这样就是松沉到地面的练法,从上往下的松沉到位了。
习练太极拳如何做到松沉
一、初学太极拳时才知松
太极拳的初期学习松沉是很重要的一项,要领有很多,看着挺简单的,做起来却很难的。
练太极拳与“松”有关的要领就有:放松、要松、松净、松舒、轻松、松柔、松开、松心、松身、全身放松、松软、松透、松沉、大松大软、似松非松、松弹。初学时,老师说不会放松。练了几十年,老师仍说松得不够,没有松透。
到了耄耄之年还在找松,要松到何年何月?松的标准是什么呢?根据我这些年练拳的体会,“松”是有层次和质量的,有自我感觉的松,有推手对杭中的松,有散手博击中的松,有日常事务中的松。
二、自我放松
练拳开始,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放松。
第一,就是在思想的放松,达到排除杂念的意义,心要静是关键。
其次放松内脏器官,使它们松到位。再次,从头、颈、肩、胸、脊、腹、胯、膝、踝、足、肘、手、筋等逐一检查是否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各个关节是否松活,肌肤是否松柔。身心稳静后,才按照太极拳要领行拳。
一般地讲,练完一套传统杨氏太极拳需时半小时左右,不能因工作忙,时间紧,为赶时间,忽忽忙忙,为练完整套拳架套路而练,那样是达不到锻炼效果的,对身体反而有害。若时间不够充分,可练其中一段或进行单式练习。
放不松是顽固的,反复出现的。在练拳的过程中,思想上会产生些杂念,神经系统又不自觉地开始紧张,身体的某些部位也紧张僵硬起来,但自己还不觉察。易紧张的部位因人而异,但以肩、胸、腹、腰、胯、肌肤不容易放松。
思想上注意一些,这些部位就放松些了。因此在演练拳架的过程中要有意反复几次检查自己不易放松的部位,当然有明师指点,会更快发现那些不易放松的部位,就像自己的缺点自己不易觉察一样。久之这些易紧张的部位就逐渐自然放松了。
当然用意也不要太过,要无过不及,太过又紧张,反而放不松了。这样日日练拳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检查,日日放松,时时放松,克服紧张情绪,放松自身肢体,在练习太极拳架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松”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