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资料

太极拳的方与圆 论述太极拳方与圆的变化

方与圆是美术中的省美标准,也是审视太极境界的标准之一。我们今天探讨一下太极拳中的方与圆,太极拳的特点圆活轻灵,练习时,整个周身要保持在一个圆形内,下面随着太极拳的方与圆学习一下吧!

论述太极拳中的方与圆

圆是中国的象征美,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圆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太极拳的运动轨迹是圆弧。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不仅认为太极就是圆,而且认为太极拳是“有圆无直”的,这种说法当然也是错误的。因为太极拳无论是形态和运动轨迹都是包含着圆与方的。

因此《杨氏老谱·太极阴阳颠倒解》明白地将“圆”与“方”列为太极拳的一对“阴阳”。《杨氏老谱·太极正功解》也指出:“元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

太极拳运动具有艺术省美作用,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强身健体,在太极拳运动中,每个动作都是圆形运动。

明确地认为太极拳所有运动根本的抽象即“规矩之至”就是方圆运动。《杨氏老谱·太极四隅解》又指出:“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掤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始圆,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指出太极拳中方圆互寓互生、相互转化的变化是无休止的。

太极拳动态中的“圆”是显而易见的

太极拳动态中的“圆”是显而易见的,太极拳经典歌文中也有明显的述及,如“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反映了姿势中臂背之圆,“束肋下气把裆撑”包含了裆部之圆、“随屈就伸”包含了化解移动之圆,“劲以曲蓄而有余”包含了轮廓气势之圆等等,显然,没有了圆就没有了太极拳。

拳经中其实也有大量“直”的内容,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神贯顶”、“提顶吊裆”、“有上即有下”等,说的就是上下方向的直线。

太极拳运动是一个立体圆形运动,太极拳的起势是圆点的开始,而太极拳的收式是太极拳圆点的终端。

“胸背开劲两捶争”、“有左即有右”说的就是左右方向的直线;“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发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放即是收”、“有前即有后”等,说的就是前后方向和四面八方方向的直线。

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劲与物理》中指出太极拳的化解反映为圆,而发劲攻击则反映为直线和三角,他说:“太极拳之所不容人摸着与触到者,以其体圆也,乃不知得力之所在也其用守势者取法以圆,其用攻势则无处非三角形,并且无一分一厘非三角形旋转式之攻势也,以之攻击于敌体,则万难逃遁者。”

在该篇中他又写道:“吾师澄甫,每每告余曰:发劲须找到一直线方可发,发时如放箭似的。是言已穷发劲之能事。”

在同书《述口诀》中又写道:“要注意尾闾与夹脊得中,方为不失中定,至要至要”、“尾闾与夹脊中正对直,方为不失中定”、“磨转心不转,磨转者即喻腰转;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按磨转心不转者,此家传口诀也,余得此意后,自觉功夫日见进境”。

从郑曼青先生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诫中,可见方(直)在太极拳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直即方在太极拳中的存在,太极拳也就不成其为太极拳了。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方与圆

孙存周先生说太极拳“以方为体,以圆为用”,怎么理解?

此话曾见于曾国藩的《36字诀》,原文为:能立能达,以方为体,以圆为用。

立者,立身也,达者,谋事也。立身宜方,谋事宜圆。讲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做人要方,方者,端方正直,有棱角,有原则,有方向,有张力,为体,为本,体贵坚而本贵固,阳刚向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重,充实,坚韧,有正气,有道德,并且一以贯之,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白刃加于前色不挠,泰山崩于后而目不瞬。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而做事要圆,要好谋而成,通融机变,有灵活性,要懂得变通,妥协,避实击虚,委曲求全,以柔克刚。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