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识 养生须补足8种"气" 不易生病
脾胃之气
中医学中的脾胃是主管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和水分的脏腑。脾胃气虚则可产生消化不良,下利清谷或不思饮食等病症。脾气不升,就会产生中气下陷的病理现象,出现腹泻、脱肛,甚则脏器下垂。胃气不足,则不仅消化不良,而且会出现胃气逆乱,浊气上冲以致胸腹饱胀,恶心嗳气,腹泻,表现在舌苔上可见厚腻现象。脾气虚的人则面色不华,大便稀薄,胃脘部不舒,脉弱无力。脾气虚可服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如出现中气下陷、消瘦、脏器下垂,则应取补中益气法,用党参、白术、黄芪、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等。胃气上逆呕吐之症,则应分清寒、热、痰浊、气滞等因素采取不同的降逆方法。
心之气
心在中医学上具有思维和调节神经精神方面的作用,故有“心主神明”之说。心气不足则血液鼓动无力,可出现心慌、脉律不齐。心气不足则气血充盈受到影响,故可见面色苍白无神、口唇舌质及指甲淡白,动则气短,胸闷,汗出较多。心气不足可服用养心汤(方用党参或人参、五味子、肉桂、当归、酸枣仁、柏子仁、甘草、远志、川芎、制半夏、黄芪、茯苓)。
肝之气
肝在中医学上有“将军之官”之称,有主管“谋虑”的作用。肝与胆的关系很密切,并有协助胆“决断”的能力。肝气和胆气不足则会出现思虑不定,犹豫彷徨,缺乏勇气。可导致失眠、心悸、胆怯、惊怕。可用温胆汤(方用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等)治疗。肝气郁滞,则易郁而化火,或肝气太过,可致肝火上升,可见面部升火,或面色铁青,全身肌肉紧张,血压升高。肝气郁滞不通还容易产生胁痛、乳房胀痛、甲状腺肿块、疝气(俗称小肠气)、睾丸肿痛、梅核气、头顶痛等。
经医生们研究,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各自发挥其生理作用,且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如果五脏之气失调,不仅可引起本脏的病变,也可导致其他脏腑失调和病变。也就是说,五脏六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百病生于气
中医认为气不断地在全身流通着,协调地升降、出入,以维持着人体的气态平衡;这种气的动态平衡,中医称“气机”。气机紊乱将会酿致各种疾病的产生。《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其中情志的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变化,对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影响较大。“七情”所伤可致气机逆乱,气机逆乱可致百病丛生。中医还认为,“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就是正气,精神是指心神。正气强盛,精神不散,就不会发生疾病。
知名老中医杨国汉教授解释中医理论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是生命之根本。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冬季养生补足精气神 《老子》、《庄子》、《管子》均认为“精、神”是一种细微的气,和构成身体的“气”一样,是物质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