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视频 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

20131201饮食养生汇全集:冀连梅讲家庭药箱常备药

生病了吃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吃药有哪些禁忌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家庭药箱常备药又有哪些?专家冀连梅做客饮食养生汇全集,她为我们好好说说药物方面的相关知识,以防大家用错药,造成生命危害,一起去看看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湖北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家庭药箱常备药

解热镇痛:对应症状——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痛经、肌肉痛等。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芬必得(58.3%居民常备此药);拜阿司匹林(16.3%居民常备此药,专家推荐常备药);西乐葆(专家推荐常备药)。

感冒药:对应症状——感冒、鼻塞、打喷嚏。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新康泰克(27.3%居民常备此药,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泰诺(42.0%居民常备此药);板蓝根颗粒(28.6%居民常备此药,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藿香正气水(专家推荐常备药)。

止咳化痰:对应症状——咳嗽、咽干、咽痛、痰多等。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49.7%居民常备此药,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沐舒坦(25.9%居民常备此药)。

消化系统:对应症状——助消化、胃肠解痉、不思饮食、胃痛、胃肠炎等。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吗丁啉(50.3%居民常备此药,专家推荐常备药);江中健胃消食片(23.1%居民常备此药,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

止泻药:对应症状——各种腹泻疾病。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易蒙停(止泻首选药,专家推荐常备药);思密达(专家推荐常备药)。

抗过敏:对应症状——红疹、麻疹、皮肤过敏、荨麻疹等。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开瑞坦(48.5%居民常备此药);仙特明(专家推荐常备药)。

皮肤炎症:对应症状——皮疹、皮炎、癣等皮肤疾病。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达克宁(46.9%居民常备此药,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三九皮炎平(43.6%居民常备此药,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

跌打损伤:对应症状——关节扭伤、跌打肿痛、伤口创伤等。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云南白药(61.2%居民常备此药,占调查结果总排名首位);邦迪创可贴(51.2%居民常备此药);扶他林乳胶剂(专家推荐常备药)。

前列腺疾病:对应症状——由前列腺疾病引起的尿急、尿痛等。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保列治(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

心脑血管及代谢:对应症状——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复方丹参滴丸(老年患者家中必备药品,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降压0号(专家重点推荐常备药)。

钙制剂:对应症状——主要针对于人体钙的缺乏。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钙尔奇D(36.2%居民常备此药,专家推荐常备药)。

维生素:对应症状——补充人体维生素的缺失。

家庭药箱常备药品:善存(专家推荐常备药)。

本期嘉宾介绍

冀连梅

冀连梅,女,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师。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拥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位、中美双重认证职业药师资格、长达13年的职业经历,有“中国第一药师”之称,个人作品《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药物的副作用

①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于病人可能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都比较轻微,可以忍受,多是可以恢复的功能性变化。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差,一种药物有多种作用。当其某一作用用于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事前需听清医生的说明。医生用药时也可以设法纠正或消除副作用。必须注意药物副作用的出现不是原有疾病的加重,也不是药物显效的表现。

②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有的药物本身就是从毒物发展出来的,大量服用时尤易发生中毒反应。各药毒性作用的性质不同,其严重性随剂量增加而加强。药物中毒常见于误服,故意使用,医疗差错事故,以及某些病人有遗传缺陷、病态、合用其他药物等。有些人以增加药量来增强疗效的作法是危险的、不可取的,作为病人必须注意这一点。大多数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可以预期的,必须多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对药物产生的变态反应。其发生主要见于某些体质特殊的、高敏性患者,用药后产生剧烈的反应,严重的可出现休克及死亡。这种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反应性质不同,其表现各一。目前常用药品中,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碘剂较易出现过敏反应,用药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已有某种药物过敏史的人,应禁止使用该种药物,甚至再次皮试亦很危险。为引起重视、不致遗忘,必须将自己过敏的药物详细记载于病历上,以引起医生的注意,作为用药时的参考。在使用上述易过敏药物时,除作常规皮试外,注射后至少须观察半小时以上。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尽力去医院抢救。

1/1页
药物的副作用饮食养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