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 初学者如何掌握24式太极拳
太极拳看似简单,实际上想要学好它却并不容易,因为太极并不仅仅是一门武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理论。但是无论想要做好什么事,都要为此打好基础,所以太极拳在初学时就要对它加以了解。从简单的24式太极拳开始学习了解,终达到更高的水平。
1.速度要均匀
初学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
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8~9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为8~10分钟, “八十八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
2.架势不可忽高忽低
对于初学者,太极拳并没有划分一个明确的姿势高度,姿势高与低是要看你自身的状况。不过这个高度必须在起势时确定下来,之后也不能在整套动作中任意更改。另外,体弱者在开始好采用高一点的姿势,随着动作的熟练和体质的增强,可以考虑降低姿势的高度。
3.要适当掌握运动量
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剧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加之要求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量的。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因为打这种拳,一方面要求两腿分清虚实,体重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膝关节弯曲情况下来支撑体重的;另一方面,由一个姿势转到另一个姿势、重心由一腿过渡到另一腿上时要求缓慢,用的时间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量。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两趟“简化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坚持练下去,这种腿部酸痛现象,就会消失。
你的体质是决定你如何锻炼的关键,练习太极拳也是如此。应该练习多久太极拳,应该达到怎样的练习量,都需要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加以考虑。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人,可以考虑打一趟或两趟。而老人和体弱者则应该选择其中一组或几个动作专心练习,同样可以达到锻炼效果、。
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之,在初练太极拳时,运动量的掌握务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4.要持之以恒
练太极拳和从事其他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不仅开始时要积极参加练习,而且一定要坚持继续练下去。根据自己生产、工作或学习的时间情况,好每天在业余时间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或是认为已经练会了,或者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就不再继续坚持练习。那样,不仅不能逐步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更好地收到坚持练太极拳增强体质和治病防病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每天在班前、班后或工间操、课间操时间,在本单位的院落、空地都可以练习。有条件的好能在清晨或晚间,就近到公园、树林、广场、河边、草地等空气清新和环境安静的地方练习。如果这些地方设有太极拳辅导站,参加集体学习,收效会更好一些。
作为初学者,可能并没有专门的指导者可以给予指导。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可以通过与别人一起学习,互帮互助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先由一人按照图解上的动作说明来指导其他人学练,然后依次轮换。这比起一个人学习要更快更好一些。
5、千万不要急于学习其它套路
万事开头难。学会一套拳后,要多跟老师共同练习,仔细观察细节,尽力模仿,把每个式子出手出脚的位置和定式的要求要记牢,整套动作的衔接要融会贯通。记忆力欠佳的学员应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做成笔记,晚上睡觉前再把新学的动作再练一遍。对照镜子练习,可以发现练习中的许多毛病,及时改正。千万不要急于学习其它套路,后落得“套套都会打,一套也不精”。
6、要严格按照正确方法练习,避免腿部、膝部等关节受伤
初学者在学习基本功时要严格按照正确方法练习,避免腿部、膝部等关节受伤。任何运动都有可能因练习方法不正确而受伤。太极拳初学者遇到多的是膝关节疼痛,这时要停止练习,及时休养,待恢复后再练。发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在练习弓步时膝关节没有弓向脚尖 的方向。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天生的习惯是弓步时膝关节向脚尖内侧用力,造成膝关节受伤。学习动作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才能强健肌肉,适当拉伸韧带,保护骨骼。记住,休息和锻炼同样重要,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把身体锻炼得更好。
练拳如同写字,从规范入手,循序渐进;再学习,再进步,如此反复才能不断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