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陈思坦42式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具有卓越的健身效果,能够辅助治疗很多的慢性疾病。不过为了达到太极拳的健身的功效,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练习太极拳时究竟应该锻炼什么?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通过太极拳进行学习的过程很有帮助。
练习太极拳要分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锻炼,第二个层次是习练,第三个层次是修炼。
第一个层次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的练习者来说,每天跟着音乐打打太极拳,起到锻炼的效果的练习过程,就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是所有太极拳的练习者必经的层次,也是很重要的层次,因为在现代,很多人很少运动,对健康很不利。
随着太极拳练习的深入,很多人就会进入到了练习太极拳的第二个层次——习练太极拳,研究太极拳,进而进入到第三个层次,即修炼太极拳。修炼太极拳不仅仅是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理论,还要在道的层面上研究太极拳对人的精神的作用。
下面,就重点来讲解一下练习太极拳的第二个层面——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理论,把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练习太极拳在习练,研究这个层次上讲,有三项练习内容
第一是技术练习,这是核心的部分。
第二是身体练习,这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是心理练习,这也是练习太极拳不可或缺的。
首先,从技术练习上讲,练习太极拳要练习功法、套路、推手对练三项内容
第一,功法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是太极拳的基础练习
太极拳的基本功其实十分的丰富,但是在现代,人们的练习往往会忽略这部分的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能够分为上盘练习、发劲练习等等各部分内容,对于想要深入的学习与掌握太极拳的人来说,需要认真学习基本功的内容。
第二,套路练习
太极拳的套路是很多的,有传统的套路,也有新编的套路:有徒手练习,还有器械练习。这里就不多讲了。
第三个内容是推手对练
练好太极拳,要经历十年八年的练习,关键在于坚持。在太极拳技术练习中,重要的是“先重形,后求意”,也就是首先要把外形动作做准确,动作规范了,然后才能劲正。在练习太极拳中,许多人重视了“以腰为轴”,却不注意“胸腹的虚实含展”。然后是“求意”——要注重意念,要意守丹田。意守丹田,舌下生津,气息绵绵,气血畅通,这就达到了太极拳的锻炼效果,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获得健康长寿、祛病延年的养生效果。
练习太极拳,要先练形劲意,再练松静通,后练精气神。从技术层面上说,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形劲意气的完整统一,练习手眼身步的协调一致。在这个练习过程中,我们还要领会太极拳的攻防含义,这是很重要的。很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不研究动作的攻防含义,这样太极拳就变成太极操了,动作也不容易做到位。另外,意守丹田也很重要,意守丹田能够增加膈肌的运动,加大呼吸量,促进内脏的蠕动。古代养生家讲:“呼气入气,寿与天齐。”讲的就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对养生健身的作用。
我们练习太极拳,初是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然后是明了太极拳的攻防技击、养身益寿的道理,后,要通过太极拳的练习,领悟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悟太极道”,这是在精神层面对太极拳的把握,是个飞跃,这就进入了修炼的阶段。
许多拳友感到,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心胸变得宽广了,更懂得谦恭忍让了。这就是太极拳修炼的结果。太极拳的修炼,应该提高到精神层面,提高到文化的层面,就是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太极拳,胸怀更博大,修养更高尚,豁达大度,真正做到“厚德载物”。太极的精神,我认为有“谦和、自信,包容,和谐,自强”等方面。这是太极拳修炼的道的层面。真正的太极拳练习,应该在术和理的层面上,向道的层面追求。在掌握“术”后,要更多地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要悟道。悟道,并不是完全靠别人的灌输,更多的是靠自身的修养。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身体练习
也就是要培养柔韧协调的能力,培养灵敏,耐力等等素质。许多太极拳练习者不重视身体素质的锻炼,太极拳中的许多动作就很难做到位。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注意腰腿功夫的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身体训练的练习方法有压腿,耗腿、踢腿,溜腿等。这些也是太极拳练习者要重视的。
再次是心理素质的练习
要多参加比赛和表演,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这也便于交流沟通和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太极拳的练习,才需要我们进行技术的练习、身体练习以及心理的练习,还要能够将这三方面结合到一起进行练习,才能够深入的掌握太极拳。另外,对于太极拳的学习,每个人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练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