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教程

吴阿敏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五大注意事项

在众多的太极拳流派中,陈氏太极拳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一种流派,传承了太极的传统魅力,因此人们很都喜欢这套太极拳。很多科研人员也对这套太极拳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陈氏太极拳对于防治神经衰弱,延缓衰老,各个循环系统都有显著的效果,那么在练习这套太极拳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起看下面的文章。

要重视动作技术的规范性

陈氏太极拳具有显著的健身的效果,这种效果就是来自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本身,因此在学习这套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作的规范,这样长时间练下去才会看到效果。

大家知道,陈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是: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以腰为轴、肢体沿弧线运动;劲力要求是:缠丝劲要节节贯穿,周身一致。那么这些要领和要求对防病、健身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不妨作以下分析: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那么我们的颈椎、腰椎、尾椎就会相对拉长、舒展。而我们的中枢神经就是贯穿于我们的脊椎中间从大脑连接于我们的肢体各部的,因为颈椎、腰椎、尾椎相对拉长、舒展,神经传导就会更加通畅、大脑和肢体的神经反射速度就会加快。第二,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意因人而异过去有人认为: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不适合练习陈式太极拳。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就其防病、治病、健身的效果来讲,陈式太极拳适合于各个年龄段和各种体质的人来练习,而且效果显著,只是要注意因人而异而已。

要注意因势因时因地而异

要注意因目的因能力而异。也就是说练习者还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和自身的能力等因素来决定练习中的个人标准。有的人是为了比赛,有的人是为了健身;有的人拳龄时间长,有的人拳龄时间短;有的人身体素质好,有的人体质差;有的人身体健壮,有的人身体有病。这样,各人在练习能力方面就存在个性的差异。我们知道: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松活弹抖、蹿蹦跳跃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比赛、技击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健身来讲,适当地淡化一些这方面的要素也是可以的。有的人只练习陈式太极拳拳术套路,有的人兼习器械,也有的人偏爱于推手。

在练习过程中,有的人发劲干脆、蹿蹦跳跃、节奏明显;有的人不发劲、不做跳跃动作,动作柔和、缓慢缠绕。有的人整套练习,有的人只是选一些动作反复演练。在拳术功力和目的等诸多方面各人之间彼此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内容选择、难易程度和动作规格、动作量多少等方面,大家不要有强求统一的想法,只要力所能及、符合本派技术要求就可以了。只要演练的拳架动作正确,缠丝劲力顺畅、能够符合阵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的基本要求,那么就应该给予肯定。

要注意量的适度和量的积累

刚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注意练习的时间以及力度,练习过度也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的。

即使是为了比赛,运动量也不应该过度超量。除了整体运动量不要过度以外,还应该注意身体局部运动量的适度,特别要注意下肢受力不宜过度,以免膝关节形成运动性损伤。健身者更应该注意运动量要适度,一般情况下,练习时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练习后以感觉不累为原则。另外,练习陈式太极拳还要注意量的积累,在注意每一次运动量适度的同时,还要注意运动量的长期积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长期坚持。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太极拳健身也是一样,只有长期的运动量积累才能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要注重理论学习

练习陈式太极拳不仅要注重动作技术,还应该重视对陈式太极拳的传统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太极拳理论,才能用它来指导技术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陈式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反过来,通过动作的练习来体会和感悟太极拳理论,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理解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和加强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演练是全面提高陈式太极拳技术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要注重养生

养生的含义很广,不仅仅是防治一些疾病,还包括陶冶情操等心态的建设。

学练陈式太极拳,不仅要注重防病、治病、健身,还应该注重个人的修为。在陈式太极拳的传统理论中,包涵了许多优良哲学思想。其中,一些哲学思想不仅对提高技术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超出指导技术的范畴,延伸到个体指导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立身中正”、“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等等这些都是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如果把它们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联系起来,也会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身中正”可以指导人们为人要坚守一些原则,不能偏离为人宗旨;“内外兼修”则可提示人们德才兼备,既要注意内在知识的积累,又要加强外在能力的提高;“刚柔相济”可以告诉人们处事既不可过刚,也不可过柔,“刚柔相济”方能大成;“动静结合”可以劝诫人们不要以一时之得而喜,更不要以一事之失而忧,应该以动静、发展的辩证思想来看待世事,如此人生才不会患得患失、心境才能平和,人生才能过得快乐。

1/1页
吴阿敏42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