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8健康北京视频:吴齐讲胃镜检查的方法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胃镜检查的方法
1.观察及操作
(1)幽门及胃窦部以幽门为中心,调节弯角旋钮分别观察胃窦四壁,如果小弯无法全部窥视,可将胃镜沿大弯侧做反转观察。正常幽门收缩时呈星芒状,开放时为一圆形开口,经幽门腔可看到十二指肠的部分黏膜,甚至可观察到球部的一些病变。胃窦部尤其是胃窦小弯侧是胃癌的好发区域,胃镜检查中应在俯视全貌后做近距离仔细观察,注意有无溃疡、糜烂、结节、局部褪色、僵直变形等病灶,发现胃癌病灶后应仔细观察幽门管开发是否正常、对称,以了解胃癌是否已累及幽门管,一般而言,早期胃癌较少累计幽门管。
(2)胃角切迹胃角切迹是胃内观察的难点之一,它由胃小弯黏膜转折而成,从贲门侧观察呈拱门型,看到的是贲门侧黏膜;在胃窦部可用低位反转法(J形反转法),即尽量使弯角旋钮向上,推进胃镜,胃镜居高(可见幽门口),此时图像上下颠倒。胃角及其附近两侧是早期胃癌常见的部位,必须重点观察。
(3)胃体胃体腔类似隧道,下方大弯侧黏膜皱襞较粗,纵向行走如脑回状,上方小弯为胃角延续部,左右分为胃体前后壁。胃体较大,分别称为胃体上、中、下部,中部又称垂直部,由于后壁与镜轴面呈切线关系,因而易遗漏病变。胃体部的观察一般采用U形倒镜以及退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可疑病变时将镜头贴近病变部位作重点观察,在疑及垂直部有病变时,可调弯角钮向右作仔细观察。
(4)贲门及胃底部此部位可采用高位或中位U形反转法观察,U形反转是将胃镜送入胃体中部,在看到胃腔弯向后壁侧时,将内镜角度旋钮向上顺时针旋转90°-180°,边观察后壁黏膜边将内镜向前推进,此时内镜则向贲门侧前进,直至可以看到贲门及从贲门进入胃内的插入管,此时插入管已呈U形,故称U形反转。U形反转时看到的内镜插入管(镜身)位于小弯侧,内镜的前端物镜是从大弯侧对向小弯侧,插入管遮盖的是小弯侧的黏膜,旋转操纵部即可将遮盖的部分露出。要注意在反转观察时,胃镜下方为小弯,上方为大弯,左侧为后壁,右侧为前壁。如需全棉观察贲门及胃底部,检查手法的关键是多方位转动镜身及提拉胃镜,这种检查手法也是当前提高早期贲门诊断水平中重要的的内镜操作环节。
(5)食管、贲门观察结束胃部观察后,应吸尽胃内气体以减少术后腹胀,将胃镜退至食管下方,正面观察贲门口,除仔细观察贲门黏膜和齿状线外还应注意贲门启闭运动情况。食管全长25cm左右,等分为上、中、下三段,食管中段有左心房压迹,并可见搏动运动。由于食管为一直行的管道,因而食管壁定位与胃及十二指肠稍有不同,视野上方为右侧壁,下方为左侧壁,左右侧扔分为前后壁。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科教,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2.活体组织检查及细胞学检查
(1)选择活检部位发现病灶后先做全面仔细的观察,初步了解病变的性质,确定活检部位,调节好胃镜的方向,史病灶置于视野正中部位,并史活检钳尽可能垂直地指向活检部位,胃镜的头端离病灶的距离适中(3~5cm)。隆起病灶应取其顶部(易于发现糜烂、恶变等)及其基底部的组织;糜烂、微凹或黏膜粗糙、色泽改变等平坦性病灶应在病灶周边黏膜皱襞中断处及中央处取活检;胃癌时以溃疡凹陷性病灶常见,应在溃疡隆起边缘上特别是在结节性隆起及溃疡边缘内侧交界处下钳以提高阳性率,因为在胃癌的组织坏死处取材阳性率较低。
(2)活检数量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用途时会有差别。早期胃癌的活检次数与阳性率呈正比,在多块活检标本中只有一块,甚至只有一块中的小部分为胃癌组织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活检数为4~8块;慢性胃炎在用于研究时活检部位定位为5点,而用于临床时只需3点。不同部位的活检标本应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标本应注意及时浸入甲醛固定液中。
本期嘉宾介绍
吴齐
男,副主任医师,内镜中心主任,从事临床工作近15年,主要进行胃癌,肠癌,食管癌,肺癌,肝胆胰肿瘤的胃肠镜,气管镜,鼻咽镜,超声内镜等检查治疗;擅长胃肠等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及切除,晚期肿瘤内镜下介入支架置入,ERCP及相关治疗,内镜下胃造瘘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引导支气管透壁穿刺活检(EBUS-TBNA)。愿我的服务为您祛除病痛,重新沐浴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