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课堂 科学养生

生活小常识 绕开八种“一秒变酒驾”的物品

藿香正气水

被酒驾指数:☆☆☆☆

有些品牌的藿香正气水,其辅料一栏注明含有“干姜汁、药用乙醇(酒精)”,在注意事项一栏当中,也有明确提醒使用者:“本品含乙醇(酒精)40%至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漱口水

被酒驾指数:☆☆☆☆

以前不少漱口水含有酒精,不过发生过多起驾车者使用漱口水被查出酒驾事件后,如今越来越多的漱口水厂商已将酒精排除在配料表之外。但市民在选购漱口水时,还是应仔细查看配料表,因为市面上仍有部分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

酒心巧克力

被酒驾指数:☆☆☆☆

酒心巧克力顾名思义含有酒精,过量食用也会引起酒驾嫌疑,如果开车又喜欢巧克力,还是牛奶或者果仁口味的吧!

以上食物根本不属于酒类,可能仅仅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少量的酒精掺入,这样被误判为酒驾岂不是太冤枉?建议司机师傅们不妨在吃完这些食物后,过1—2个小时后再上路,中间多喝水加快酒精物质的代谢。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醉酒驾驶或被判刑。

酒驾心理

一是自以为酒量高

半斤不脸红,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驾者都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车开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发的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和处理。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酒精会使人神经麻痹、迟钝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等出了车祸,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为经验老到,车技高超

同样是山东省的一项数据表明:1年以下驾龄的很少酒后驾车,大量的酒驾行为出现在驾龄在5到20年的司机身上。岂不知,酒精入体之后,它并不认得你有几年驾龄。而事故却恰好会因为驾龄高、自持高,从而重视度低、防范心理差而多发。

三是侥幸心理作祟

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日之前,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儿开车上路。这种心理其实忽略了一个起码的前提:检查酒驾、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其实并不是目的,禁止酒驾的目的是保护他人和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社会秩序。有交警检查,司机要做到不酒驾,就算没有交警查,不酒驾也应该是一个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尊重生命的主动意识。

2/3页
酒驾的危害生活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