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肉多 多半跟脾胃湿热有关
此外,经常喝酒、无规律饮食、饮食不干净、常食肥腻甜食等都可以伤及脾胃,造成脾胃湿热,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酒性本身即“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极具生湿助热的特性,可见诸多饮食不节因素均可成为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因,胃虽喜润恶燥,但脾胃湿热的形成与胃也有直接的关系。食物先由胃纳,临床常先见胃纳失常的症状如胃脘痞满、纳呆、恶心等。脾与胃共为中土,生理上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纳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湿热证与胃的关系密不可分,故称脾胃湿热证。
2、外感湿邪
小编可谓是外感湿邪导致脾胃湿热的亲历者,也体验到了其给身体带来伤害,所以广大朋友一定要积极做好防治工作,不要长期处于潮湿阴热的环境中。中医中对脾胃的介绍非常的有趣和合理,其将脾称为湿土,胃称为燥土,前者为受湿之区,怕湿邪;后者喜润恶燥,却很容易患阳热之邪。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如外感风热与内蕴之湿结合便可形成湿热。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同时外邪犯肺,胸闷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虚弱之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
3、情绪不良
《素问·灵兰秘典论》提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在志为思,如果一个人长期情绪不良,思虑过度,势必会影响脾胃之功能,长此以往,也可能造成脾气郁结,造成脾胃湿热。张景岳曾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过度思虑,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协调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即“土得木而达”。肝失疏泄无以调畅气机,脾升胃降失调,脾失健运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乃成。
结语:正所谓“内伤脾胃,则百病丛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状况。不仅如此,其还与我们大家都关心的肥胖、长痘等形象问题密切相关。通过此文,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护好我们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