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的流派分别有哪些

虽然现在已经是慢慢的步入了高科技的时代,但是也依然不能阻挡我国传统武术的魅力,太极拳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者,一直以来对于太极拳的那些描述,都是让人们心驰往之的,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的主要流派都有哪些吗?

太极拳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按部就班的过程,它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要领,那么太极拳的内功应该如何学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太极拳内功的其中的一个要点百会悬的具体内容吧,以帮助大家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再来介绍下太极拳的起源,在很多资料中,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有人说,唐朝许宣平是太极拳的第一位创始人;然后有宋代的张三峰也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朝武当山开山祖师张三丰观摩蛇鹊相斗而悟出的内家拳法;清朝陈王庭和王宗岳也是太极拳的创始人的多种说法。

但总的来说,太极拳是综合吸收了明代明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1528-1587明朝嘉靖年间人,字元敬,号南唐,山东蓬莱籍)的三十二架长拳,并结合古代导引术、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的阴阳五行原理,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通过近几百年多个名家拳师演变而形成至今多家流派的太极拳。主要表现在动作衔接紧密,劲断而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它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太极拳主要流派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有老架、新架或大架、小架之分。是由清朝初期,河北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陈王(1509生)庭所创,至陈奏庭经九代相传。其特点,强调在意识引导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下肢旋胯转腂,使整个肢体在顺逆缠绕中,捉成内外相合,节节贯通。其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结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十大要领使其独树一帜,广为流传。

杨氏太极拳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小喜欢舞棒弄拳,于是到陈家沟陈王廷门下拜师,后经其子扬健侯、孙子扬澄浦,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三代人的摸索创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杨氏太极拳。主要特点在于: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姿势开展、平正扑实、练法简易,一招一式,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孙氏是在武氏太极拳的基础上

孙氏太极拳

由清朝末年河北定县孙绿堂(1862—-1932)所创。孙氏是在武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和两门拳术手法创编而成。主要表现于: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园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等特点。

武氏太极拳

是武禹囊先生,在陈氏、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练功当中的感悟而创编,形成了自家的特色,人称“干枝老梅”。其特点为手高不过眉,远不出足,双手各管半个身子,互不逾越,讲究内外三合,进退有折叠,内潜之气支配外形,行之走架,双足如同人在大地上书法,一笔一划严守格律。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吴氏太极拳

也是在清朝末年,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氏太极拳小架的基础上,改进修润而成。它的长处在于,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重,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氏拳分南北两派。

玉门道家太极拳

此拳为民间秘传。清末俗家道人玉恒宝有缘得承传此技。据传,此拳为张三丰原传太极十三势派生出来一个支派。其特点:劲力刚柔相济,绵里藏针,势有章法,形有意境,动态优美,力感传神。此道家拳内练丹田,外练五弓,拳弓一体,注重实战,分三层进境,四种练法,精熟后,八劲饱满,弹抖爆发,劲力刚猛,击人可穿透筋骨,伤及五脏,演练时形神具备,身舒神安。大练如龙缠,小练似蛇行,静练如蠕动,快练似雷霆。

太极拳看似简单,其实里面需要学习的东西是很多的,所以平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切的体会到太极拳的魅力与乐趣所在,对于学习太极拳来说,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流派进行学习就很不错。

以上就是太极拳的几个主要流派,但是太极拳的流派还远远不止这些。不过我们应该了解到的是这些太极拳流派归根结底是有相同的起源的,因而它们的运动特点、各种要领都是相似而有少许的不同的。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