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太极拳的气的四种理解方法

形意拳整体运动技法,要求外三合、内三合、内外六合。内三合为意、气、力合。

意,指人的思维活动;力,指人运动产生的力量。在这里,气是灵魂,气与意合、气与力合的“气合之技”,是其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对于太极拳的气的四种理解方法

1、关于气、发力、气感

古代哲学早就认识到“气”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并由此派生出很多相关气的概念,如:自然界之清气,经人肺功能吸人体内;水谷之精气,经人消化功能转换成生命运动维系的营养。

人体的气血之气,泛指体质状态、精神状态、运动能力等。形意拳的许多拳论中有关于“气”的描绘气血充盈则精神健旺,气血亏损则精神萎靡。

故内家拳之根本是内气。而丹田是内气之府,练拳者必先培养气血紧于丹田,丹田气足,然后引之内达于脏腑,油然见于面而为神,发于四肢而为力。”

阐明了“气”是人体生物场中的一种能量流

阐明了“气”是人体生物场中的一种能量流,是生命现象的根源。

“气”是人的体能,源储于丹田,经达于脏腑,终出于四肢,又含有补气、聚气、运气、气贯四梢之意。

2、气沉丹田

古人认为丹田是内气之府,练拳者必先培养内气聚于丹田。而人的腹腔充满了器官组织,没有所谓气的通道和存储空间,因此这里说的现象其实并不是“气沉于腹”。

我们知道,人的肺呼量同腹部状态相关,吸气时胸腔扩容而腹腔缩容,呼气时则反之。发力呼气时,腹部为配合胸腔压缩减容必然是组织挤压下坠而肚皮努力膨鼓。

其次,腹腔组织挤压下坠造成重心下移,使形态呈更加沉稳;第三,由于尾闾紧邻腹腔下,尾闾动和脊动以及丹田状态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相互协作,相互依存。

如当尾闾下翻发力时,腹腔必沉实,脊柱必呈向后弓状。身体健壮或经锻炼,使腹肌、腰强壮有力,腹部协调动能力加大,此即所谓丹田气足。

3、关于气贯四梢

传统的形意拳术理论中的四梢,分别指头发(血梢)、指甲(筋梢)、舌头(肉梢)、牙齿(骨梢)。在我们发力时这四个梢均在起作用,有四肢百骸皆动之意。

为使发力时动作行为要求更为明确,笔者认为还应有“意梢”和“力(劲)梢”的说法。意梢为眼睛,“心为元帅眼为先行”,“眼要毒”,发力时眼睛要充满杀意。

力梢即动能输出点位,即广义上的拳。气贯力梢包涵的内容:一方面是力梢怎样承接好传到的体动能量流;另一方面是力梢怎样完成动能从我一方至对方身上的有效的传递。

力梢何时挺、放速,选好打点、意念深远的佳形式组合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说“气贯四梢”,不如说“气贯力梢”更为简明扼要。

若从气是体感及体动产生劲力的角度概括,将“气贯力梢”称作“劲贯力梢”更为科学,更便于理解。

4、什么是气之合

气是意与力之间联接的扭带。力中带有意和气之后则变为所谓的劲。体感是体神经对大脑的反馈。

是神经对肢体行为方式、时间、递次顺序、路径、目的等综合的反应。武术所修炼和追求的是人体在自身安妥的前提下,使功力如何达到大,蓄发力如何更有效。

习拳过程是刺激神经、神经功能挖掘、神经联系渠道的唤醒和再造过程。

气之合,就是通过拳术练习使动能流动的体感得到强化,使运动过程的神经反应更加明晰,在意和力、躯干和四肢间建立起一个通道,实现内外六合,完成所谓的气聚丹田又贯于四梢之任务。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