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如何把握太极拳的两种运动状态

练太极拳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练的问题,至少要了解两个方面:了解太极拳,了解自己。概括地说,太极拳是一种调节气血、调动人体潜能、攻防兼备的内家拳。其功用是动中求静,激发真气,以柔克刚。

也就是说,练这种拳,第一位的是强身健体,其次才是防身自卫。健身是本,防身是末。为健身者可练,为防身者也可练。

太极拳什么人都能练,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练好。至少有四种人不宜练:一是好动不好静的人,二是争强好胜的人,三是私欲心强的人,四是善于巧取方便的人。这四种人有一共同点,就是心不安。

心不安是练太极拳的致命弱点,即使练,也不会出什么大的效果。当然,人的心性是可以改变的,如果通过练拳,生理、心理、都有所改变,那就再好不过了。

练太极拳还要明白太极拳在强身和攻防中的作用。一般人都知道,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有益于身体健康。

但练太极拳对人体的作用远非如此而已,它要舒展的不仅仅是筋骨,而是人身的“司令部”和“嫡系部队”,那人的“心胸”和“气血”。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会非常有效地调整身体机能的平衡,从根本上强化各器官的功能,增强免疫力,在身体的深层完成减耗增益,促使年轻者永葆青春,年老者延年益寿。

练好太极拳的三大方面

说到攻防作用,多数练拳的人都喜欢研究招数,研究劲路,这些不是不可研究,而是不可太执着。中国的拳种数不胜数,各有各的路数,但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强化应变能力。

高境界就是使应变能力达到神化的程度。招法仅仅是就强者对弱者而言、老师对学生而言,若是两强相遇,什么招法都派不上用场,成败都在瞬间的应变。

首先要解决心静的问题

练拳之前必须先静身心,既要放下昨天的所作所为,又要推开今天的种种负担,还要不理会明天的阳光风雨,把心收在当下,站住身,定住神。能做到这一步,可谓练拳有门。

其实,平心静气这一要领不仅在练拳前要做到,而且贯穿到练拳的整个过程,进而还要待续到练拳之后的日常生活中去。只要心静,气自顺,神自安。

其次是要做到体松。

练拳时,不管是练套路还是推手,身体的肌肉,关节都要松下来,只有松下来周身才会在运动中气血畅通。松者,沉也。

此沉又含气沉和意沉。气沉贯全身,意沉通关节。做任何一个动作,不管是横行、斜行还是上行,都要有松沉意。松静是没有止境的,随着功夫的不同,对松静的感觉和体认不一样,一分功夫一分松静,功夫的深浅决定于松静的程度。

第三是要周身协调,动静自然。

从攻防角度讲,前两个要领是手段,第三个要领是目的。松也好,静也好,练拳推手,都是为了周身协调。上触下知,左触右知,一触周身都知,无突兀,无缺陷,碰到哪里都有弹性反应。

这要分两个层次,一是走拳架时做到周身协调,二是与外力接手时仍旧周身协调。不管外力来势如何,我都保持顺势。这要靠一个“活”字,活中求稳,稳中求顺。

多数拳种都讲究下盘稳,脚下生根,太极拳也不例外,但它更讲究劲路的活。因为它是以小力胜大力,如过于求脚下生根,难免落于较力,只有活起来才处处显现生机。

太极拳前辈曾说:“一动无有不动”。就是说,一个很微小的动作,都是周身运动的结果。这句话说得很有分量。实践证明,只有练到这种程度,才算周身协调。达到纯熟,就会应变灵活,或化或发都出整劲。练时由动得静,用时由静极生动,或动或静皆出自然。

如何把握太极拳的两种运动状态

学拳重在练,理论上的明了是为了不走弯路。人的精力有限,寿命有限,走上几年弯路很可惜。就太极拳理论而言,原则性的要求好说,而练好、练到位、练到家绝非易事。除上述基本要领外,从体到用还需要把握两种运动状态。

一是运动如抽丝。

太极拳的这种劲路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拳种都讲究迅捷威猛,从体到用是统一的。而太极拳的劲路,体和用是分开的,两码事。

在练拳时,要通过腰的旋转,带动四肢旋转,继而带动周身各部关节的旋转,在这种周身螺旋转动中,使劲力慢慢抽出,轻轻运送。这就是该拳所特有的“缠法”。缠法在体和用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劲力的缠绕,在自身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扩大了身体的活动范围,又促进了神经系统的感应。在外用上,不但能缓解和束缚外力的能量,而且通过杠杆原理,小力能产生大能量。这种“运劲如抽丝”的练法还有它的大体大用。当你能驾驭全身,使劲力抽丝般地运来运去时,必然是真心安住,身体的丝丝变化都能心领神会。如此久而久之,自然能激发起你的真意真气真神,一旦达到真意风发、真气充盈、真神贯注时,体内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调动,这是练习太极拳的终目的。

潜能调动越透彻,太极功夫越深。就劲力而言,潜能发挥得好,其劲力得机将是爆炸式的释放。这种劲力,用行话说叫内力,没有初速和末速之分,其主要表现方式是“抖”,不好防,不易化,轻不得败势,重则内伤。

而那些靠速度和质量练就的劲力,行话叫外力,可以发挥很大的威力,但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内同时还要达到相应的速度,这就易于给对方留下漏洞而被破解,被击中处一般都是外伤。但是,如若练太极拳不得要领,体内潜能无一激发,你的劲力将不伦不类,释放出来的力量,内示无威,外显不猛,尽露所短,一无所长。

二是行架如禅定。

凡练太极拳的人都在行架,也就是练习套路,但成色大不一样。门派的差异大都在套路的结构编排和四肢的运行变化上,但要领是一样的,都是松静自然。就因为对松静自然的理解和感知不一样,其深度和效果大不一样。

初练是熟悉阶段,套路要熟练,手脚要到位,圈要划圆。到运行自如时,便进入磨练阶段。这时的重点是在松静自然上下功夫。一招一式都要寻求松沉的感觉,在静中放松,从松中保静,进而以静养神。人是神气合一的,神旺自然气足。

这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而出偏差也大都在这一阶段。

偏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因各关节松不透,气沉不下来

浮气沉不下来,真气永远不会升腾。

第二是心神不静。

套路越熟,杂念越多。有时心稍一得静,恰又成为思考某一问题的大好时机,一路拳架练下来,思绪纷飞,等于白练。这样直去,功效自然就会停滞。

第三是求功心切,刻意创新

老是想练一天有天的成效,不见成效时,就怀疑这种练法有问题,四方打探,心求巧智,杂七杂八的感受加杂七杂八的练法,越出了太极拳的轨迹。如真能老老实实地按照松静自然的要领一天天的练下来,不出十年,就能感受到体内真气运行的气机。静则气生,动则气行,达到这种程度,就太极功夫而言,才可说入门。

1/1页
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