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练太极拳动作需要注意松活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可以锻炼身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打太极拳。不仅仅是中国人喜欢练太极,很多外国人也对太极拳有浓厚的兴趣。如果想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从太极拳的“松”入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人的身体千姿百态,有人刚劲挺拔,有人弯腰曲背,有人放任豁达,有人拘谨保守……

而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意、气、神均有其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要练得规范,必须如我师所言,先要克服“本能”,即舍弃“旧我”,按照师授和自己的领悟,经过长期的锻炼,方能逐步规范,做到内外相合,练就一套比较标准的拳架。

如果想要练好太极拳的拳架,就必须要从“松”入手。

一、 练拳时精神要“松静”

克服紧张情绪,排除杂念。由松而安,由安而静,由静而定,做到精神专注,思维集中,精神内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心考虑动作的要领,做到意与形的统一。

仿佛人在空气中游泳,体会空气对人的阻力,体会皮肤与衣物接触时的感觉和变化。通过神经系统的长期锻炼,提高人的灵敏度,进而修炼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地,达到养性的目的。

二、 练拳时呼吸要“放松”,即呼吸自然

初练者可不必过多考虑腹式或逆腹式呼吸,不必刻意追求“气沉丹田”。

只要你在练习的时候能够做到呼吸自然,那么以后你在练太极拳的时候,会感觉逐步的放松,气息也变得深、长、细、缓。

“有气则滞,无气则纯刚”,如果过早地追求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有时往往会打得拘谨、散乱,甚至会出现呼吸不畅、局促、心跳过快、心律不齐、胸闷等现象,反而不利健康。

通过长期的对呼吸系统的锻炼,肺活量扩大了,呼吸顺畅了,始可进行腹式或逆腹式呼吸,注意气沉丹田,进而做到“开吸合呼,起吸落呼”,“行气如九曲珠”,将使拳架练得更为顺达。

三、 练拳时动作要“松活”

人体运动系统可分为三部九节,由206块骨骼和关节、肌肉组成。初练者往往关节僵直,肌肉紧张,缺少弹性,动作拘谨机械。我师经常告诫我们,动作要“圆”要“满”。

“掤劲”是变化的,没有变化的“掤劲”是僵劲,是“顶”。

所以初练者应先从“松活”入手,即注意肌肉放松、关节灵活、关节间隙与肌肉的张弛开合,使关节与肌肉富有弹性,进而做到节节贯穿,达到“屈伸开合听自由”的境地,练就的拳架给人以“中正安舒、轻灵圆活”的感觉。

值得说明的是:“松”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对立统一的概念。古人云:“过犹不及”,“松”也如此,初练者必须掌握好尺度。

如一味片面追求“松”,则会进入一个误区,造成不良后果

1. 精神上的“松静”

不是放任,放任往往会造成精神涣散,胡思乱想,“神驰八极之外”,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松静”的目地是思维集中,神情专注,达到“静”的境界。

2. 动作上的“松活”

必须做到“松而不丢”,要把握好“将松未松,将展未展”的尺度,要注意“其根在脚”,“虚灵顶劲”等要领。松而不失中定。老师曾对此作过一个概括,即“上松下实中间活”。

3. 动作上的“松活”

必须做到松而不浮,要注意吴式太极拳“五字诀”中的“慢”和“切”,要松中有沉,松中有劲,刚柔相济,牢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的要领。

4. 动作上的“松活”

必须做到松而不散、松而不断,要做到“节节贯穿”,断而复连,即形断意不断,形断劲不断,“变转虚实须留意”,练拳如云卷云舒,开合自然;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1/1页
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