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如何理解太极拳的至理名言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练习太极拳的行列。练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修身养性。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呢?在练太极拳的时候,必须做到用意不用力,然后注意以柔克刚。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如何理解“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能屈能伸,然后柔能克刚。

这样,就要求练太极拳的人,肢体要柔顺,不柔顺,就不能达到随曲就伸。怎样才能达到肢体柔顺呢?

李亦畲的《五字诀》中说:“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上面所说的劲,就是力道,所处才会有了这句至理名言“用意不用力”。

李亦畲的这句话是“用意不用力”的来源。这句话的意思是练太极拳不要用僵劲、拙力。

无论是练习拳架还是推手,都不能用僵硬的力量,需要用一分的力量,就用一分的力量,不能用多余的力量,而且是要在意念指导下练拳,不求力量的锻炼。

如果追求练拳的力量,那么,动作一定僵硬,不能轻灵圆活。只有用意不用力,才能灵活圆转。

那么如何才能练太极拳的时候,做到“意到、气到、劲到”?

简单来说,做每一个动作的时候,都要先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要明白做这个动作的目的,同时还要用心意指导动作。

这时,眼睛向目标注视,身体向目标运动,劲力向目标发放。这样,就能做到心到、意到、气到、力到。

正如武禹襄说的,要做到:“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自上而下、指、腕、肘、肩、背,腰、胯、膝、脚九节劲要节节贯串,要上下相随,完整一气,这样就能做到意到、气到、力到。

如何理解“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这句话的原文出自武禹襄的《打手要言》,原文是:“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武禹襄的这句话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武禹襄认为.练拳太过重视气力,反倒无力;而养气,特别是正派的养气,则能达到纯刚的地步。

武禹襄之所以这么认为,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关的。尽管中国哲学有刚柔相济之说,但是,刚和柔还是有主次区别的。

儒家认为,阳是主要的,阴是次要的;刚是主要的,柔是次要的。

而老子的道家则是以阴柔为主。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崇尚阳刚,所以提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武禹襄是个儒生,当然也就遵从孟子的学说,提出“养气者纯刚”,认为练习太极拳不能追求气力,而要涵养内气,培养浩然之气。

1/1页
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