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了解学习陈氏太极拳认识

太极拳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知识,其中包括武术精神,太极拳一直在传承它的精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太极拳。这与它自身的特点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需要更认真的体会其中的奥秘所在。

对于陈式太极拳来说,它自身也有独特性,但是它的本质是离不开来太极拳的。

陈氏太极拳近年来由于陈门弟子的努力提倡,学习的人日渐众多,但是有些人总是有一种错觉,觉得外形显得偏刚,有震脚、发劲、跳跃等动作,一定要比普通一般流行的太极拳好像要用力使气,同时动作也比较快,以为对于技击方面,固然可以比较有用,但是对于健身方面,或差一筹。因之陈氏太极拳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总是觉得不适于老年人或妇女们为了健身所需要的运动,甚至有些青年人也是这样想法。

正宗的太极拳。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在作祟。总以为太极拳演练起来要慢,越慢越好;要柔,越柔越好。因此觉得陈氏太极拳有些不像太极拳,有了疑惑的想法,就是在学习陈氏太极拳者对于陈氏太极拳的认识,亦是非常模糊,要等到练上多年入门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陈氏太极拳与一般流行的太极拳的不同,它自身的动作有快慢而一般的太极拳是速度均匀。

陈氏太极拳运劲螺旋,缠绕运转,是一种缠丝劲;一般太极拳运劲弧形,圆转简单,是一种抽丝劲。

陈氏太极拳呼吸方面,采用复式的丹田呼吸;一般太极拳呼吸方面,采用单式的丹田呼吸。

上面所说的不同三点,是荦荦大者,其它小节尚多,姑不具论。陈氏太极拳是以内劲与外功为表里,健身与技击并重,锻炼着重于内气的运行,即陈鑫所谓之「中气」。这个中气是发于丹田,布于周身,开则达于四梢(手足尖端),合则仍归于丹田,是为一开一合,亦即一动一静。

陈式太极拳是一种以太极阴阳理论为依据的太极拳,自身讲究的地方也有很多。

消息盈虚之理为立论,本屈伸开合、缠丝螺旋之法为演练,呼吸自然,动作雍容,以身法中正不偏为根本,因之具有增强体质,疗治疾病的功能,而于技击则有以小力胜大力,弱慢胜强快的效果。实为我国武术中上乘、高深、奥妙的拳法。

学习陈氏太极拳者明了了和普通一般太极拳的不同,知道了陈氏太极拳对于健身和技击的功效;为使学习者能更深入地认识,并帮助学习有成,不走入岐途,提供下面的三大原则,二个观念,和一颗愿心。

三大原则

(一)要把握立身中正的原则

中正不偏是陈氏太极拳的根本法则,从头顶百会穴到?底会阴穴要垂直成一条直线,不可偏倚;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四肢的动作不论如何地转换,躯干始终要成一条垂直线。如果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了重心垂直平衡的姿势,都是不符合中正不偏的要求,都是身法上的缺点。演习拳架无论动作时和静止时,始终保持中正不偏的身法,粗看起来好像有些呆板,不知中气的运行和要做到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是要从这中正不偏的身法中练出来的。有些人自以为中正易流于呆板,而以摇肩摆腰,任意歪斜为灵活巧妙,以致中正不偏之理日晦,而太极拳的精华尽失。

(二)要把握用力勿过的原则

演练太极拳不要用力,不用力则如何使四肢动作,有动作就要用力,所以有不要用拙力之说,要用意,其实用意是必然的,是自然的,是本能的,试问无意如何有动作﹖手足的动作一定先有了意,才有动作,所以用意不须去理会它,但是要说明的,用意要诚,也就是专心,即陈鑫所说的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他所说的,就是正心诚意,屏除杂念,专心一志的意义。因之用意不难,不要用力,不用拙力则难了,因为毫无标准,不知如何是恰当。现在提出了用力勿过的原则,比较易于琢磨了。

打拳四肢的动作,足是要支持身体的重量,不能不有些力,但是祇要能支持身体的重量就够了,不能用多一分力,少则无法站立动作,要不多也不少,手仅仅能举起动作即可,不能用多一分力,少则无法举起运转,要不多也不少。不少容易,不使其多则难了,因为用力多了,自己不易知道。手足四肢,以及身体各部份,不论动作或静止时,用力都不能用过头一丝一毫,要时刻注意用力勿过,要在打拳时好好琢磨,能自然

即得,此祇可以意会,无法言传,我们天天练拳,就是练的这个,功夫的深浅,也就在这个。

(三)要把握呼吸自然的原则

练拳要动作与呼吸配合,就是说势开者呼,势合者吸。呼吸是吾人的本能,无论在动作或静止时,总是在呼吸,不必去理会它,这就是呼吸自然。如果说要依照拳的姿势开合去勉强配合,必致有气憋胸闷等现象,所谓未得其益,先受其害了。因之打拳时的姿势动作与呼吸配合是要求自然的配合,不能强使其配合,所以要把握呼吸自然的原则,即使不能与动作配合,亦不致有流弊受害,切要!切要!然则打拳时呼吸自然,究竟要如何才能渐渐做到呼吸与动作配合呢﹖祇要在打拳时在每着定势时注意呼气务尽,不必去理会吸气,任它自然地吸入,吸入后任它自然地呼出。总之在定势时要呼气呼尽,要尽量地呼出,这样一定觉得周身骨节很舒服,好像气血很流畅,同时也可以觉得丹田部份渐渐充实,这就是做到了气沉丹田的地步,这样用功日久,呼吸与动作不求配合而自然配合了。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