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的吞与四字秘诀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武功,要想参透其中的奥妙,必须要好好领悟。今天小编以太极拳的“四字秘诀”为话题来和大家讲讲其中的内涵所在,希望借此能让大家理解当中的深意,并且在日后学习中可以用到。

此要诀在早期就已经产生,只是鲜为人知。

太极拳的“吞”,来自武禹襄“敷、盖、对、吞” 的“四字秘诀”,其原文如下:

敷:敷者,运气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四字简单明了,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需要大家细细揣摩。

“四字秘诀“是武禹襄晚年总结推手

“四字秘诀“是武禹襄晚年总结推手、散放功夫的精品之作,他将太极拳推手、散放技术和理论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太极拳家、理论家顾留馨和沈寿对“四字秘诀”都有很好的解释,笔者简而括之:

敷,是将己之内劲像敷药一样周匝在对方身体上,使之进退不得,而我则从心所欲。盖,是对方劲将出动,我先动,将对方劲笼罩住、遏制住而随我而动。对,是对方劲已出动,我对准其劲路吃牢后,小圈转关,发放而去。吞,是将对方击我之劲路像鱼儿吞食一样,轻松吞而化之。

阐发“四字秘诀”的武禹襄对此还有一跋文,曰:“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全知。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使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由此可见,武禹襄的文学功底也是深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太极拳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息息相关的。

这段跋文告戒我们,体悟“四字秘诀”高深功夫的前提是“懂劲后”,再将太极拳练到“极精”地步,这与王宗岳的着熟、懂劲、阶及神明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其一。其二,太极拳讲究意、气、劲一体。“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的理念根植很深。推手、散放当然意、气、劲三者合一,意识支配运动,方能有充足之“气”,才可有足够之“劲”。所以武禹襄的“四字秘诀”总是“是以气言”,并说,养其气不仅无害,而且能使四肢灵活,拿打化发随心所欲。

笔者以为,“敷、盖、对、吞”既相互包容又相互交叉且渐次层次。其中“敷“字诀高难,系“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上乘功夫。李亦畲对此有一解:

“敷,所谓‘一言以蔽之’也。人有不习此技而获闻此诀者,无心而白于余。始而不解,及详味之,乃知‘敷’者包获周匝,‘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间,所谓‘气未到而意已吞’也。妙绝!妙绝!”

这使笔者想到了当年陈发科与摔交王的比试,当摔交王抓住陈发科欲使摔交绝技时,不仅怎么也使不上劲,而且欲罢欲摔都不能。这真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呀!陈发科为维护其威信也没有拿打掷放他。摔交王佩服无比,从此在宣扬陈发科功夫了得的同时不忘推崇其武德!笔者认为陈发科肯定做到了武禹襄所说的“敷” 字诀。

“敷”字诀做好了,当然“盖、对、吞”诀就容易做到了。问题是,要有个渐次,不可能四字诀同时做到。因此,笔者又以为,欲做到 “敷、盖、对”,首先要做到“吞”字诀。能将对方任何来劲吞化而去,还有什么样的劲路不能化解?“盖、对”之意境还不随心所欲?如此,“敷”字诀就不难做到了。

笔者以为,武禹襄用“吞”字来说明走化,是上乘走化的更高境界。不是简单的“舍己从人”地“走了、化了”,而是将对方来劲“吞噬” 了,我们不难想象,“走了化了”,劲还存在,只是劲的力量、速度减小、方向改变而已。但劲被“吞噬”了,整个劲就没有了,是多么可怕呀!

“四字秘诀”中“吞”字诀是前提,要练就“吞”字诀,笔者的理念和训练是,大胆让对方进击,大胆地接对方劲。即便挨了打也要接劲(初期不挨打是不可能的),只有接了劲才知“劲”,只有知道对方“劲”才能练习“吞”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喂劲”以及所谓的“吞劲”。“喂劲”时不能温良恭俭让,应该循序渐进,由轻加重,后近乎实战。一个要大胆“喂劲,一个能大胆“吞劲”,久而久之,敢吞会吞,“吞”字诀成矣!余想这也许就是练习“懂劲”的阶段或者必经之路吧!

回到开头。友人的这种感觉还想再试,但几次下来,都不太成功。为何?笔者以为,一是友人肩靠发劲力量、速度、落点有异;二是笔者有意识“吞”发;三是,我俩都在有意识而为。因此,笔者再以为,凡是在推手、散放中拿、打、化、发等到位、舒服者,都是得机得势,顺其自然也。若想有意识的怎样怎样,往往事与愿违。

但太极拳的训练还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有意识到无意识运动。这样,才能在推手、散放中“吞其劲之自然,拿打发之当然”矣!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