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随着现在太极拳的流行,现在人们的健身意识逐渐加强,不论男女老少都投身到太极拳的练习中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练习时同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练太极拳时要注意三点的运用:心、体、神。

学习太极拳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方法不对就达不到它的健身效果了。

现在许多习练者都停留在模仿套路动作的层面上,而太极拳的功理、功法和一系列技术要领都上不了身,结果把太极拳打成了“太极操”或“太极舞”,这样,健身效果必然难如人意。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太极拳,全面掌握、践行太极拳的功理、功法和各种技术要领,真正打出太极拳特有的神韵,使其促进气血运行,激活生命力的特有功效得到充分发挥,自然就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所以,我们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细节,把握要领。

一、心要静

中国人讲“心”是按照中医学的概念来理解的。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均归属于心,所以有“神明之心”一说。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

故又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的说法。中医在研究人体致病因素时认为,人之七情六欲皆由心生,当它超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时,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损三宝(精、气、神),伤先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显然,在练习太极拳时,“心”的状态主宰着人的生命的整体状态。因此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求心静。这个“静”不但是指安静、平静,更有清静之意。

静下来,才能让入投入的去专研一件事情。

这种排除了所有干扰、杂念和不良情绪的清静无为,能帮助我们摆脱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繁杂、喧扰和压力,回到那种原始的,非常简单、质朴和纯洁的生存状态中来。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及“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论述,指出了调摄精神是为了保持恬愉宁静的生活,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预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伤身,从而增进健康,提高人体素质,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体要松

练拳须从无极始,体松也须从无极始。太极拳的预备式就是无极桩,求无极而生太极。在做到心静的同时,也做到体松,这两者实际上是同一过程。先在静态中松腰,松胯,收腹含胸,两肩自然下垂,虚领顶劲等找到体松的感觉;再在开始行拳后在动态中找体松的感觉。

太极拳与外家拳的理念有所不同,它是按照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进行修炼的。它不象外家拳那样做加法,增强肌肉的力量;而是做减法,把所有的拙力全部放掉,同时在极松极静的状态下减少肌肉的阻力,增强大脑指挥全身运动的意念。

体松在静态中容易做到,但在动态中是很难做到的,正所谓练拳容易放松难。许多人练拳知道向下松沉,气沉丹田,而忽视了向外松开。

练拳要舒展大方就必须立体地向外松开,也就是用 掤劲支撑八面,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从中医养生健身方面讲,只有在精神和全身放松的状态下,脏腑、经络、气血才能畅通,才会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体松是习练太极拳的重点,也是难点。要知道松柔是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太极拳技击之功力、行拳之神韵和健身之效果,其核心奥秘皆出于松柔。而柔是由松而来,可见练体松之重要。

三、神要凝

太极拳是内家拳,以练内功为本。人身三宝精、气、神是内功的基础,又是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

中医治病是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病情的,其中望诊首先就是“望神”。神,指“精神”、“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的外在表现,也包含有“神明”、“神志”等思维意识活动。望神,即通过察神之好坏,了解病人精气的盛衰,分析病情的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