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走出太极拳含胸拔背的误区

“含胸拔背”,是太极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要领,我们需要将其学好才能更加规范的学习太极拳。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含胸拔背”的常见误区,希望以此可以规范大家的太极拳的身法练习。

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们需要加以练习。

含胸拔背是太极术语(其他武术也可能用此术语),指的是一种姿态,比如你往椅子上一座,身体放松,双手放在腿上,这时胸部是往里凹的,这就是含胸,含者,内含也,是谓含胸,此时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圆弧状,这就是拔背。不能用力,要自然,还有就是头顶与尾椎上下这两个点要在一条直线上。

违反这种基本含胸拔背的不良姿势主要还有两种,一是努力挺胸,一是懈怠驼背。

这两种方法不但动作要领错误,而且还会对人造成一定的损伤。

努力挺胸时,胸椎微后凸的生理弧度被迫变直,甚至反向前凸,椎间盘等受到不均匀的挤压。

肩肱关节和胸背部产生了应力而无效消耗体力,持续维持这样的姿势无疑也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驼背则是不少人懒散懈怠状态时所呈现的一种不良姿势。

这种姿势使得胸段脊柱的微后凸生理弧度被加剧变大,并且胸段脊柱的上段前倾,因而脊柱的高度降低、胸骨被迫内缩后移,从而形成胸部内凹、胸腔被压缩,持续维持这样的姿势无疑也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

人体的解剖结构中,躯体两边侧中线的连线和颈侧中线至肩头外侧中点的连线有一个微向前的角度,即两肩头的方向是微向着前斜侧方的。

或者说:两肩是呈现着微向前裹合的,因而人的锁骨下方呈现出一个三角形的凹窝。

所以,自然站立状态的人就呈现着基本的含胸姿势。对于没有不良姿势习惯的人来说,会感到这种姿势的胸背部没有任何应力,实际上这时人体胸腔的容量大。

所以,这种自然放松形成的基本的含胸拔背有利于保持健康体态、有利于人体全身的气血运行、气沉丹田和脚下沉稳。背脊保持自然平直。

含胸拔背的目的,就是使背部有一个向外的圆形,将来练出手臂的松沉劲后,会感觉手臂的外部和背部合起来有一个向外撑的圈,这才是《云手》的撑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含胸拔背随处可见。比如拉手风琴,其姿势是典型的含胸拔背。

以含胸拔背的姿势与气息的配合来推弓拉弦,按音揉韵;指挥者,以含胸拔背的身法,通过手势和眼神,传递情感信息,时而含情脉脉,时而激越奔放,时而细流涓涓,时而大江翻腾,这情这意都来自含胸拔背,这是含胸拔背产生的魅力;歌唱者、吹奏者,靠的更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妙法;书画家运笔走势亦是如此,甚至骑自行车、摩托车者乃至举重者的起势,都是含胸拔背训练原则的运用。

意念感知:

1、意想把肋骨和胸口向后贴向脊椎;

2、感觉肩胛骨像两扇门微微向两侧滑开;

3、想象双手抱着一个不断膨胀的大气球,气球把胸腔向后推;

 4、模仿拉二胡者,以含胸拔背的姿势与气息的配合来推弓拉弦,按音揉韵。

动作益处:

 1、使肩颈背的肌肉舒展放松;

 2、使胸背部气血舒畅,有效缓解背部酸痛及呼吸短促现象;

3、有助于保持省力自然的正确身体姿态。

教学口诀:胸略内含,背部舒张。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