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论太极拳内劲的定义与作用

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武功的关键就是在于内劲的把握和运用,太极拳注重由内而外来实现劲力的发放,但是对于内劲的概念,相信大多数初学者还不是太能够理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太极拳的内劲是如何定义的。

一、内劲的定义

关于太极拳的内劲,可谓是众所纷纭,但也是大同小异,我们先看看前辈们对太极拳内劲有哪些阐述。

赵堡太极拳传人郑琛认为:“内劲就是身体内部在意念的支配下中枢神经指挥身体各部骨骼肌(运动肌)运动时产生的能力。”大师王培生认为:“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统一的用力都能称为劲,弛时呼气为内劲,~张一弛轮换而行,一内一外互为其根,可见决无外劲脱离内劲,也无内劲脱离外劲。”

《揭开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一文认为:“内练一口气,打通任督二脉,能气沉丹田,直达会阴,这时就会全身血液鼓荡,气力倍增,真正的内劲也就形成了。但这种内劲的本质还是肌肉力。一种具有整体性、灵活性、爆发性、隐蔽性、穿透性的肌肉力。”

太极拳的内劲形成是通过气的疏导来完成的

可见,太极拳的内劲形成是通过气的疏导来完成的。

《内劲法》这样描述内劲:“内助寓于无形之中,而接于有形之表,然思其理,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匀也,心动而气随之,气动而力赴之。”太极名家陈鑫曾说:“以意行气,发于丹田,行于骨缝,运于肌肤,注于四梢,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可逐渐产生绵软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内似钢条的内劲,功夫越高,内劲的质量越高。”

杨澄甫认为内劲是“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其实,太极拳的内劲是指以“调心”、 “调息”、 “调身”为主要形式修炼出的以气为主要载体,全身骨节经络灵通、心意贯穿而获得的一种能随意转换方向、变化大小的劲力。

这是人体活动中通过意识调控的一种具有电磁波性质的能量,是人体内的潜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常人不易觉察到的东西,却与人体健康水平有着莫大的关系。经过长期特定训练,人可以感知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内劲。

内劲的把握,在于练习和感悟,不能只在那冥想,也不能只做无用功。

因其运转隐于丹田而不显于外,故名内劲。太极拳内劲具有聚全身气力于一点的威力,比不少有功夫人练出的“合劲”更高一筹。内劲锻炼注重以内里感觉引导动作,以丹田配合力的蓄发,从而提高神经中枢系统驾驭肌肉张弛的机能和以气催力的能力。

二、内劲在太极拳中的核心作用

1、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要素

其一,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要素,是其作为中华武术气功的重要标志。没有内劲,是不能称之为太极拳的,严格意义上说是不能称之为中华武术气功的。正如民国第一高手孙禄堂在《太极拳学》中所言:“内劲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又有:“识得内功休再问,贯彻拳经千万篇。” 《内功经》也云: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前任后督,行气滚滚;井池双穴,了劲循循。干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垠。”

其二,练真正的太极拳其实不是从套路开始,而是从内劲的劲道开始。有的人太极拳一招一式都打得很规矩很漂亮,但却不懂内劲的劲道与技击势法,只是浪费时间在练习太极操而已。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是也!

其三,任何上乘的武功,都要内外兼修,并以修炼内劲为主。太极拳作为我国的四大内家拳之一,更是深具内外兼修的典范。张三丰、陈王廷、王宗岳、陈长兴、杨禄禅、武禹襄、李亦畲、孙禄堂、杨澄甫等历代太极宗师的个人练功和技击实践经历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内劲与发劲》也明确指出: “内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极。胜败不在招式,只内劲饱满否,问都问不动,才算入门。内家功夫本一,任何门派真传功夫,都是一气所成,内劲所成,应用手法有了完整圆融之内劲,简单手法即可成极高妙之手法。内劲饱满圆融故出手变化莫测,形意一动即如虎扑羊,一雄狮瞬间扑向鬣狗,一扑及地,鬣狗已颈椎折断。”这些论述都说明,内劲在太极拳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核心要素。

2、内劲在太极拳技击中发挥的核心作用

技击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是其灵魂,而内劲在太极拳技击中发挥的核心作用有三。

其一,太极拳的基本技击方式,是由内劲所主导的。“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等十三势是陈、杨、吴、武、孙、武当、赵堡等传统各式太极拳技击的共性,其发挥得好坏,质量高低,极受内劲因素制约影响,特别是意念和气的因素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太极拳的十三势在技击中能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主要就是看其内劲整合外劲熟练程度如何。

其二,作为高超的技击技术,虽然重力平衡原理、杠杆原理、圆弧原理、电磁原理等在太极拳技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影响太极拳技击水平高低根本的,还是内劲的大小。只有修炼者体内可调动的内劲足够大,调动内劲的技艺足够熟练,才能达到“后发先至”、“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沾连粘随”、“随屈就伸”、“乘势借力”、“引劲落空”、“蓄发相变”、“螺旋缠丝”等神奇的技击效果。

其三,太极拳的基本技击手法发挥得如何,取决于内劲。太极拳术技击手法主要有20种,即:“沾、粘、连、随、听、化、拿、发、擎、引、松、放、截、扣、抓、闭、敷、盖、对、吞、敷、盖、对、吞”等,这些技击手法运用得如何,受到内劲的大小和运用熟练程度的制约。正如《太极拳论》云:“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从中可知,内劲的确在太极拳技击中发挥的核心作用。

3、内劲在太极拳实现养生功能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其一,太极拳通过内劲的修炼来实现养生功能。《十三势行功哥黔云:“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强身;比体、延年长寿的养生功能是太极拳的终极目标和高价值取向,修炼内劲在太极拳养生功能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太极拳一开始就要求修炼内气,练习拳架时做到气沉丹田,也就是藏精、藏气、藏神。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传统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太极拳内劲的修炼,主要是练气,通过以行导气、以息导气、以意导气,使气血畅通,从而把天地间精华采进来,把人体内部病气排出去,增强人体整体性的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其二,通过太极拳内劲修炼的调心(意念),可有效地消除脑力劳动所弓l起的疲劳。在调心(意念)中,既充分发挥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协调全身各个系统、器官舒缓而柔和地完成动作,还可使大脑皮层运动区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如此便改变了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域,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节和休息,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其三,在太极拳内劲修炼时,由于采用腹式呼吸,呼吸加强加深,这样膈肌和腹肌的活动幅度增加,对胃肠肝脾等器官都起到了按摩作用,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蠕动能力,促进了消化液的分泌,增强了消化吸收功能。

同时,胃肠功能的加强可预防溃疡、胃炎、肠炎、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还可增强肝、胆、胰、脾等器官功能。这样既能增加食欲,又可减少便秘等现象,极大地促进身体的阴阳平衡和健康。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强身养生功能,主要是在修炼内劲中实现的。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