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论懂劲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懂劲”,这是贯穿太极拳各项技法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学习和运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太极拳中懂劲的基本内涵,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所谓“懂”,我们不仅要了解,同时也要善于运用,方能为“懂”。
懂劲,就是懂得太极拳技击的力学原理及劲在运动中的辩证规律。杨澄甫先生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 、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在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单独建立起物理力学这一门科学,但太极拳却也不能不符合力学原理。
所谓“懂劲”,在客观上也就是要求懂得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实际运用。然而在古代,这种朴素的力学原理一般是由老师口授心传,并依靠自己结合亲身的刻苦实践和默识揣摩得来的。
所以说,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问,要具备专研的精神。
迄至现代,早已有了物理力学这一门学科,而且人体运动力学这一分支学科也日臻完善。因此,在太极拳推手教学中也可联系实际具体运用。同时,懂劲义包含着要懂得劲在运动中的辩证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例如,推手运动中的粘和走,就是劲的一分为二,粘劲主前进制敌,走劲主后退化敌,这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它们各以其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一面相互对立,一面又相互联结,两者相反相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转化。
对于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我们一定要理解好,否则是学不到太极拳的真谛的。
因此在粘的时候要想到走,在走的时候要考虑粘;在刚中要寓柔,在柔中要有刚。既要认识到转化的必然性,又能主动地掌握和利用这种转化的规律,使之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这就是《太极拳论》所说的“粘即是走,走即足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当然,太极拳推手的矛盾运动不仪仅是粘走和刚柔等问题。“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辩证法中的矛盾符号,而矛盾是无时不存在、无物不有的。
总的来说,也就是运用哲学中的辩证法来指导太极拳推}、散手等攻守运动,特别要重视军事哲学思想对拳学的指导意义。这样用哲学、力学来帮助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推手中劲的运动规律,就称之为“懂劲”。
当然,不只是在口头上、理论上懂,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运动中做到。所以要想懂劲,师传和身体力行依然是头等重要的,因为“本本”上的理论再精湛,如不能运化到推手实践中去,那还是一纸空文。
《太极拳论》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王宗岳在两百多年前所说的这句话,在今天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苦练获深功。”要真正达到懂劲的地步,除了良师的指授、益友的切磋之外,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勤学苦练。
《太极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说明首先要熟习着法,达到熟能生巧以后,才能渐渐明白劲的各种运动规律。懂得了劲的各种运动规律以后,才能愈练愈精,从而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这说明“着熟——懂劲——神明”是三个阶段,懂劲还只能说是中级阶段,按照传统太极拳推手的一般锻炼方法,首先是遵循沾、粘、连、随等要点,熟悉着法并用听劲来作为懂劲的入门。
然后在粘走之中逐渐学习知机识势,不犯双重的毛病和攻守时能够掌握顺势借力等等力学原理及其方法。
这样练习纯熟以后,不论对方肢体的哪一部位,一经与我肢体着力,我就能立即感觉到对方劲路的来龙去脉、轻重虚实、刚柔顺逆、直横方圆、高低左右、长短隐现等等变化。
也就是全面地掌握了对方劲力运动的各种要素,既能粘着对方肢体使之不易逃脱,义能在得机得势的条件下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并还力于人,使自己在”被动运动“中如终居于主动地位,这就算懂劲了。
太极拳推手竞技的取胜之道,不外乎:善于化劲而不犯双重,才能自立于不败之地;在不犯双重的条件下,善于顺势借力、伺隙而发,就能取胜。
所以,要达到懂劲地步,自也离不开把”善化善发“当作造诣精深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