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简述太极拳中弹簧劲的运用

在太极拳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非常有趣的原理,今天小编所要为大家讲的就是太极拳“弹簧劲”的形成以及运用,这在太极拳中是十分适用的,通过下文的介绍,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学习和认识的。

关于如何提高太极拳,我们当然要熟练掌握当中的劲法运用,“弹簧劲”是不可少的。

太极拳弹簧劲之说是今人的创新说法,在古典太极拳理论文献中弹簧劲之雏形亦依稀可见。“随曲就伸”、“气宜鼓荡”、“周身节节贯串”、“气势腾挪”、“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等尽是。

今人常称棉软而又沉滞,外似棉花,内如钢条的一种内劲为弹簧劲。

学习太极拳,我们要善于了解事物的本质,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弹簧劲的练成,是靠练拳架和推手两方面同时着手的。谈从太极拳方面练弹簧劲的文章较多。

如李雅轩老师所谈:“在练架子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之于江河之中,是又有动荡之形势,又是非常的沉稳。起,不离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触到河底。船身始终是由水的浮力托着的。也就是说练拳时的身体,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

棉软而沉滞是弹簧劲的突出味道。为了给人造成沉滞效果,推手时绝不能用力顶抗彼之力,不能让人有“此人力大”的感觉。

蛮力的使用,虽有时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碰到高手了必定会被借力而导致自身失去平衡。

若用力顶抗,常会造成对方发不出力,不会动。不会动与滞是两码事,不会动就没了下文。同时也不能与彼力毫不抵触,若毫不抵触,会造成空走。

空走就是丢,无滞可言。重了不能动,空了犯着丢,重、空都无弹性可言。为使对方随时能动、能发力,又始终发不完,发不透,发不舒服。

应在沾连粘随中,刻意延长每一力的相互作用时间,不叫对方发硬,不把对方拿死,始终将展未展,似松非松,让对方死活不成。

“整体弹簧劲”中之“整体”两字,既指各人自己,又指推手双方。各人向体的任何部位都该练成可随时压缩或拉长,又永远压不到尽头。钢制弹簧可被压死或拉直,且只在弹簧轴线上才显弹性。

太极拳之弹簧劲比之钢制弹簧之弹性是有过而无不及的。推手双方构成的“整体”在练弹簧劲过程中,各方力求意念争先主动,诱迫对方成为弹性体,又刻意使自身也为弹性体。两者交融,合二为一,彼来我往,相生相克,循环无端。

整体弹簧劲,是由人体各部无数“弹簧”组成。它们可同时分别朝各个方向运动。如手向后动,而身体可前行或向左、右,全无定向,做到“手让而身不让”、“上退下进”。

虽可彼此自动,然却是各司其职,总目标一致。就象行驶中的坦克车一样。

车身或逆转或顺转,同时,炮体上抑或下俯,左转右旋,彼此各司其职,但它们又都是随车体朝同一个方向进退的。

小昆虫撞进富有弹性的蜘蛛网里,虽身足齐努力,拼死挣扎,然“弹性床”特具“随曲就伸”、“舍己从人”风格,非硬实地,可得反作用借力弹飞逃走可比。

至精疲力习,束手就擒在所难免。人遇高水平的太极弹簧劲,必将难逃被“虚虚笼住”之厄运,结局不会比小昆虫投蜘蛛网好多少。

1/1页
太极拳的劲法太极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