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的从开到紧从紧到开

太极拳的特点是全身舒展,筋骨皮肉的全部得到释放。太极拳教程中会要求习拳者做到静松,但是小编今天要讲的是从开到紧从紧到开应该如何做,我们一起来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从开到紧从紧到开

初学太极拳都要求做到拳架的开展,只有做到开展才能达到舒筋拔骨的功效,才能学到太极拳的标准拳架,一个月便能见效果。

坚持锻炼,一周过后即变得生龙活虎,吃饭倍香。

开始习拳只能求形、求松、求柔,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扎马步练根基,我不提倡。那不是练太极拳,那是在练外家拳。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要求松柔,既然要求松柔,为什么要求颈松、肩松、臂松就不要求腰松、腿松呢?

扎马步是太极拳学习的基础,也是死板的,太极拳是要将人练活,至于根基,意气下沉,自然也就是要在脚下生根了。

这种稳就像一块磐石经过长时间雨水冲刷沉淀,突破浮土扎根地壳硬层的稳,而非用混泥土浇铸于浮土表层的稳。扎马步等于把下身扎死了,“稳”的见效速度快,但那是以下身的“死”做代价换来的。

所以习拳开始要求全身放松,每个动作以做到自身合适为佳。第一阶段的意识就用在全身放松、舒筋拔骨、连绵不断和圆活上。

等到拳架熟练,全身松得下来,打拳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无角无滞,即可放弃手脚意识,从以手打拳向以身打拳方向转变。因为太极拳要练的不仅仅是手脚的化解、发劲能力,更主要练主身杆的运化、抗击打及发劲能力。

练习主身干的运化发劲能力的意气起源于内核圈,终发至脚上。凭着身体将力量爆发周身范围。

当你在打拳的过程中用意识去掉手脚时,你手脚的舒展度自然就缩小了,越练就会变得越看不到手脚的运动,这就是从开展到紧凑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千万遍的练习是不可能见功效的。

当你一直以身体行拳,慢慢地就会练成“内核圈”,逐渐地,“内核圈”将成为你力量的源泉,如何让你的力量源泉爆发出来,就得练习向外开展,通过向外开展,这个圈越来越大,形成以手脚、武器范围内的“内护圈”以及意识波及越来越广的“感应圈”。这样就算是练成太极功夫了。

太极拳开展与紧凑

一、先有开展,后有紧凑,以达到缜密

开展与紧凑的第一层含义是“先有开展,后有紧凑,以达到缜密”,是指在拳架和推手练习时,由开展到紧凑、再到缜密的一个逐步过渡、逐渐提高的锻炼过程。

太极拳的学习也是如此,需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想着一开始就学习高深的技法。

二、既有开展,又有紧凑,才是缜密

“阴阳”概念是太极拳理论和应用的关键。拳论上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开展”与“紧凑”的第二层含义是“既有开展,又有紧凑,才是缜密”,是太极拳体用上贯穿始终的要领之一。只有同时掌握“开展”和“紧凑”的运用要领,才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缜密”特点。

在己而言,“开展”和“紧凑”是同步学习和锻炼的要领,这样才能逐步锻练出“缜密”的功夫。练拳时,赵堡太极拳在“开展”的过程中都有“紧凑”的锻炼要求和练习内容,即所谓“开展在外、紧凑在内”,这样可以避免将大开大合的拳架练成“松散”、“垮塌”。

而在“紧凑”的提高过程中,则要处处体现“开展”的要求,即所谓“紧凑在外、开展在内”,从而避免将拳架练成“拘谨”、“小气”。

应敌之时,同时运用“开展”和“紧凑”是取胜的关键。赵堡太极拳俗称“喇叭圈”,在对敌时讲究以“小圈引、大圈进”,或“大圈引、小圈进”,要求“外开展、内紧凑”,或“外紧凑、内开展”,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合、左右相合、前后相错,处处运用和体现“阴阳相济”的原则。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