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圆”是太极拳运动的最佳形态

经常听到练拳人说:你的拳打得不好看,你走的不是“圆”。是的,圆不仅是中国的象征美,圆也是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的每个招式都是在圆中完成的。太极拳教程里说太极拳的圆是个立体圆。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圆”是太极拳运动的佳形态

圆一直是我国美的象征,唐朝时期对女人的审美便是用圆来衡量,越圆月漂亮。而太极拳的圆是指每个招式都是在圆里,每个动作都是构成圆的要素。

圆者,宇宙之模型,自然之法则。三圆构成球圆,容纳时空,组成万物,圆是一切的母体,此谓至理,不可更易也。

圆者,万物之规矩,万物之转环。变化之轨迹,运转之机枢,无不以圆而运动也。

太极拳的圆不是普通的圆,而是立体的圆,无论是脚下的运动,还是上身的舒展,都是从圆的起点到圆的终点。

日月之光辉,黑洞之质缩,场波之辐射,核电之裂变,速度之迅捷,无不以圆而扩散,无不以圆而凝聚也。

时空之延续,物种之繁衍。无始无终,无穷无尽,连绵不断,循环无端,只有此圆可至也。

圆者,道之体,自然之法则,事物之至理矣。

练习太极拳要学会画圆,只要每个动作都在圆内,那么你就能练成,圆的特征是健康的象征。

有人说:“太极拳运动是圆的运动,圆是世界上美好之几何图形。”太极拳道,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统驭太极拳道修炼之始终,须臾不可离矣。

圆为太极拳道运动之佳形态

圆为太极拳道运动之佳形态。从太极拳道之外形姿势重心转换,形态动作之变化,身体内部气血之运行、虚实之变化,无不以圆在变化。

从拳架结构,推手组成,散手间架之配备,对人体之取象,生理之要求,姿势之确定,动作运行之轨迹,走化与发放,引进与落空,转换之灵敏,变化之莫测,无不取决于圆的多种性质。故而,圆是太极拳道佳运动之形态矣。

如何练习太极拳的圆裆

所以中间的石头的大小就直接影响到圆弧结构的合理与否。石头太大,就好像故意地开裆撑裆,大桥没有应力;石头小了,就是尖裆和荡裆,架子就会散掉。

裆是指两大腿根之间以会阴穴为中心的骨盆底肌部(经络学认为任督二脉都是从会阴穴开始)。裆贵圆、贵虚,不虚一定不圆。圆裆的方法是:将两胯撑开,略成拱形,双膝稍弯屈,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

两腿如果像人字形站立,双膝不微屈,就会尖裆,也一定会双重。“人字裆”是尖裆,使裆部不松不沉,既僵且浮,会引起全身沉劲不足,“人字裆”的两足距离再宽,而裆不能下塌,两条腿如同“木架”,从前后方向稍微一碰就会倒下。要想使裆虚,只要在两胯撑开后将会阴穴虚虚上提,使这部分皮肤有不使下荡之意,裆就自然虚了,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但用意也不可太深(即不留痕迹),要意在若有若无之间。

胯骨节周围韧带极紧,必须撑开撑足,才能增加双腿的伸缩旋转的灵活性和扩大其活动的幅度,这样下盘抗压力和负荷力就远较尖裆为大,两脚踏地也显得稳健有力,这对在推手时的化、发、伸、缩关系极大,回旋余地会更充分,化得更净,发得更脆而有力。只有在屈膝圆裆后,方能劲起脚跟,发于腿,节节贯串,上升至腰脊,形于手指。

圆裆前必须腰胯向下松沉,臀部微敛,垂直,裆劲就产生了,两膝关节会更有力,足底也更平实踏地,使桩步更加稳固,小腹更加充实,身体重心也更为下降而稳定。

当腰向下松沉时,两胯撑开、放宽,裆步就圆了。“膝开裆圆”,裆劲自然会从尾骨上升。但下蹲时裆的高度不能低于膝盖,要是开胯太过、太低就成为“荡裆”,是错误的。

荡裆使裆部拉力松弛,从而使腿的基础浮而不固,伸缩力减弱,降低了运动量,裆劲就不能收敛上升,两脚外侧也成虚浮,虚实变换也就不灵了,退而后进的速度就减慢了。

圆裆与膝的关系紧密相连,无论是弓步还是虚步,其后足尖的恰当夹角为45°,而且膝尖必须于足尖一致。如果足尖向内撇就会“夹裆”,向外撇便会尖臀,都会使裆不圆。前足的足尖也必须要正直。

我们通常用马步来体会拱弧的原理,但是太极拳是多步伐动态的拳,有时是一条腿为主的虚步,这时拱弧(裆步)也要有虚虚圆撑的意念。太极拳并非仅强调裆的虚圆,而且强调无处不圆。

人非球状,只能处处尽量成圆弧,不可强成弧线处,也要有意也。无数的弧线成半球,无数圆圈成球体,拳势静如半球,动如滚珠,所以太极拳的线路轨迹是圆滑的点、线、面、体的弧型运动。

因此说,裆不圆,则腿无劲,桩就不稳。太极拳弓步规范姿势,必须做到“裆下有桥”。按照力学原理建起来的桥,有其科学的形状,能承受千钧;两腿建造起来的“圆裆弓桥”有牢固的桥桩,稳固、结实。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