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论太极拳意念与内气的关系

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能缓解精神压力。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坚持练习能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跟随太极拳学习,我们能了解到太极拳意念与内气的关系。

太极拳意念与内气的关系

世界万物都有灵气,气也是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练太极拳能让你的内气运转的更顺畅。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到、劲自到这一原理,太极拳的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使全身处于极度松弛的状态下。

随着呼吸的鼓荡和形体缓慢的运行,促使内脏器官和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松肩垂肘,尾闾中正,含胸拔背等要领都直接关系到太极拳身法的正确性。

想要拥有长内气,首先要有正确的意念,就是要有内敛和松静的意,做到形在意之内,意在形之外。

意有动,形体随之动,做到动作与内气一致。这就是拳经上讲的内外相合。有人练拳多年没有得气感觉,或得气不明显,时有时无,练一趟拳,全身不得温暖,手掌不得红润,健身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多属于意识不正确,整体不松柔,形体运行不合理,不是憋气就是四肢起僵劲。

在行拳时,神要领,肩要沉,速度要慢,要均匀,思想要集中,否则气感即行消失,其得气的前提就是以意念引导松柔,以松柔产生内气。

内家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全身松柔,缓慢运行,不尚拙力等,这样内气就会加强。拳经上讲太极拳的练习要分三个阶段,即练体、练气、练神。

练气阶段就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外三合,由内催动外在,要以腰胯带动四肢。

追求松、稳、圆、沉、匀、整等规则,在这个阶段里,四肢绝非自动,一定要用腰脊带动,这也是舍去拙力,走向松柔的关健。

当然要做到这些绝非易事,口头上讲的全身放松,腰带四肢,而实际上即是满身僵劲,四梢乱动。杨澄甫式太极拳强调腰拉、腰转、腰脚手,明确地告诉我们,手脚不要自动,只能用腰脊来带动,突出腰的作用。

这样做有许多好处,首先培养出全身的整动,是锻炼全身松柔的基础,是舍去拙力的关健。太极拳是用腰脊练拳,而不是用四肢练拳,如果四肢自动,乱动,妄动,就会把生活中肌肉用力,拉拉扯扯,搂抱顶抗等劣根性部带到拳中来,使太极拳面貘全非。

腰带四肢是去掉拙力的好方法(拙力去一分,内劲长一寸,从而才能逐渐进入到经络运气这一境界。

太极内气流动特性

我们可以看出内气的运行方式直接对肌肉的力量协调变化方式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内气的变化特性是劲力特性的模型,有什么样的内气变化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劲力形式。

内气的分散性,集中性,传递性,流动性,联系性,可控性等则引导出肌肉的相对应的劲力特点。

内气的分散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以同时向各方向运行,那么人体的肌肉也可做出向各力向发出的力,太极拳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用的就有这种内劲来支撑八面。

内气的集中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向同一方向运行,那么肌肉也可向一个方向发出劲力,“发劲如放箭”就是太极拳的一种发力形式。

内气的传递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那么人体的全身肌肉力量的运用也会有这种特点。“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与腰,形于手指”说的就是太极拳的发力时的传递形式。

由此可见,我们的身体就是传递内气的导体,我们要将其利用起来。

内气的流动性说的是内气在体内可以随意流动,变向而运行。

那么人的各部分的肌肉力量相互协调也一样可以做出这种流动性的变化来,其实从以上所谈的各种劲力中都已表现出了它的流动性,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表现了这种劲力的流动性。

例:太极拳的套路就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这是动作之间的劲力流动性。

“立如平准,活如车轮”,说的就是内劲要像车轮一样转动,也可看为一种流动的圆;太极拳的化劲就是强调劲力在体内的流动性,而无定向,遇实则虚,遇虚则进的流动特征。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