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是入道的门径

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练习太极拳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太极拳的好处是增强体质,具有防治疾病作用。太极拳的特点是松柔圆活,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浅谈太极拳是入道的门径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变化,练习太极拳要研习拳理拳法,在练习中寻找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太极拳与哲学思想、人生理念,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事实上,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健身原理、技击理念和训练要求等许多方面都充满了这方面的学问。

例如,“和谐”是太极拳本质的要求,高的精神境界。尤其在太极推手中,要求不顶抗,圆顺自然,保持自身协调,保持与对方高度的融洽相处,这就是和谐。

和谐平衡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如今倡导建设和谐、平安社会等,太极拳把个人视作小太极,把宇宙视为大太极。

《太极拳论》开宗明义的说:“未有天地以前,太空无穷之中,浑然一气,乃为无极,无极而太极。

太极者,天地之根荄,万物之原始也。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正是斗转星移,万物遂生。道法自然,天人相通。这是典型的东方哲学思想中的宇宙观、人生观的体现;运转太极时要求周身一家、随意顺畅、随遇平衡等等。

体现的是老子“以无欲之心直觉万物规律”的为道主张,以及大自然浑然一体、事物和谐互存的理念;轻灵沉着、刚柔相济、阴阳虚实等原理要求。

太极拳理中存在着很多对称统一的道理,在练拳中是辨证观的实践,身体要保持不偏不倚。

则是典型的传统中庸思想;一套太极拳架螺旋缠绕,滔滔不绝,则体现出世间事物此消彼长,生生不总等等。

太极拳的处世之道

一、为人之道、中正安舒,不偏不倚

练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动作安舒,无有偏倚,支撑八面,上下相随,使身体各部达到完整如一。为人之道也是如此,必须以中正为本。中庸之道不可失,只有保持不偏不倚的原则,才能活的安然舒畅,心平气静,俗琐之事则不会扰其身心。

一个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人品,不为困难和压力所阻,也不卑躬屈膝,俯首权贵。中华民族历来动崇尚坚贞的气节,多少仁人志士不卑不亢,豁然坦荡,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因此,我们需要坚守信念,培根固本,做一个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的人。

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强健身体,还能学会做人之道,这就是太极拳与外家拳不同之处,太极拳的优点很多,在学习中不断的领会。

攀援俯势,见风使舵,有所偏倚,终会自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人之道如同练太极拳一样,遵循拳理,仁义为本,和而不流,定能正直无欺,安立于世。

二、处世之道、轻灵圆活,刚柔相济

练习太极拳要求动作轻灵圆活,起落、旋转、运化皆从圆形中来,还要求刚柔相济,蓄发互变,气沉丹田,阴阳并用。待人接物也应遵循此理,无贪无妄,随机应变,圆转自如,豁然贯通;柔中寓刚,随屈就伸,轻沉兼备,不丢不顶,屈中求直。

一个人无论在家庭或是在社会上,都应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事应圆通,轻灵潇洒,刚柔相济。不过,太极拳更重视以轻制重,后发先制;引劲落空,借力打力。涉世若无此,则会有碍。

圆是中国的象征美,练习太极拳我们会体会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太极拳的每个姿势都是大大小小不同的圆。

为人也应尚武崇德,淳厚处世,宽容他人。领导的艺术、交往的学问,自立的原则都离不开轻灵圆活,刚柔相济。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