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缠丝劲的作用及要点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缠丝劲的运用,特别是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连绵不断,如同高山流水般的感觉,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太极拳教程感受一下吧!

太极拳缠丝劲的作用及要点

缠丝劲在太极拳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也是每位习拳者必练课程。掌握太极拳的缠丝劲,对提升太极拳境界有很大帮助。

缠丝劲按其性能可分为两种基本的缠丝

一种是掌心由内往外翻的顺缠丝,顺缠丝内绝大多数是棚劲。

另一种是掌心由外往内翻的逆缠丝,逆缠丝内绝大多数是捋劲。

这两种缠丝劲始终贯彻太极拳运动,在运动中还包含了棚捋二劲的相互转化,是太极拳运动中的基本矛盾,又互为一体。

在这两个缠丝之下,因方位不同和变换各异,又分出五对不同的方位缠丝,使运动的平面圈变成立体圆,这正是太极拳螺旋运动所必具的特色。

太极拳有了一对基本缠丝,再加上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和进退缠这五对方位缠丝,练拳时才有左右逢源,连随于人的节节贯串和周身一家的整体力量,以满足医疗健身和实战技击上的特殊需要。

因此,太极拳每一个拳式,在顺逆基本缠丝的基础上,至少要有三对方位缠丝结合一起进行运动。只要掌握这个规律,就可使动作在划弧线的运动时有了一定的依据,不论是学习或是纠正拳式,也就容易多了。

在练拳中,若感到有不得势或者不得劲处,就可以用缠丝劲来纠正,所以掌握太极拳的缠丝劲,就是掌握了自我纠正工具。

例如:“运手”这一拳式在十三势内是唯一包含双顺转双逆左右大缠丝的动作,在运动时,两手的基本缠丝是掌心由内往外的顺缠丝转成由外往内的逆缠丝,它的方位缠丝是左右,上下和微向里外。

左右上下是一个平面圈,若再使划圈微向里外,就可成为一条空间曲线的立体圈 。

再例如:“白鹤亮翅”它的基本缠丝是一顺一逆,这是拳架内比较多的一种缠丝,它的方位缠丝是左右、上下和大小,因为一顺一逆在左手是向里、向下的逆缠丝劲,在右手是向外、向上的顺缠丝劲,两者合起来在两膊相系的要求下成为右上左下的一个“右顺左逆”分棚圈。

由此看来,太极拳虽然转换各别,变化无穷,但从它基本缠丝来分析,就极其简单了。即:所有的拳式概不外乎“双顺缠丝”,“双逆缠丝”及“一顺一逆缠丝”这三种组合。

若按此法经常分析和捉摸自己常走的拳架,并且列成表就可以成为自己修改拳架的依据,有了这种依据,则可分清劲别,做到内外相合,节节贯串,在提高弹性的基础上,达到姿势正确的要求。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也合乎养生保健的卫生之道。人体的经络互为表里,交联环绕,如腰腹带脉,任督两脉,以及行于里的三阴经,敷于表的三阳经,通过顺逆、内外缠丝的运动,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

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平和阴阳,柔活骨节,内壮五脏,外强筋骨。 所以,练太极拳须明缠丝劲,此劲不明,即不明拳。如果推手时手是直伸直缩,而不翻转掌心,腿是直进直退,没有旋膝转踝来配合,就会发生“顶抗”比力的缺点。

为了纠正这个缺点,就必须用螺旋劲,因为螺旋的曲率半径是变化的,当压力压在这根螺旋杆上,都会很自然地将压力因旋转落空而被化去。

太极拳螺旋式的缠丝是“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在体育锻炼方面,它能促使全身节节贯串地推动,并由此进行到内外相合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这对内脏器官能起到一种按摩作用。

同时使显于外的神气发生鼓荡,因而强健了大脑皮层,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全身一切组织器官的生命力。在技击方面,缠丝劲的作用更为广大,太极拳技击的核心是知己知彼,知机知势的懂劲功夫。

懂劲可分两个方面,一为懂自己的劲,必须从练习拳架中得来,二为懂别人的劲,须从推手中得知,欲求知人,先求知己,这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欲使走架的“知己”达到高度纯熟境界,则必须练成周身一家的功夫。

“周身一家”是由内外相合和节节贯串的一动无有不动中练成的,练达“周身一家”的过程是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

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流行于气,蹬之于脚,运之于手,达之于指,敛之于髓,上与两膀相系。

下与两腿相随,收便是合,放便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 由于这么多复杂多变的劲力结合,在技击方面,缠丝劲也是极其重要的。

1/1页
太极拳视频教程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