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资料

太极拳的特点 浅谈太极拳技击之听劲

搭手后让配练者抽手撤离接触点,或用手抓捋引发、我应粘吸送劲跟随,应先慢后快,好似用胶粘物一样,快慢都不离开,然后练见空出方而击。

搭手后配练者用推、按、挤三法引劲,随动作蓄势移重,旋转腰胯,手臂用捌捋引带,要以不顶抗而为之。充分发挥三根九防线的技击,量力而行,恰到好处。

搭手后配练者用高掤劲上托挒,或用缠绕上挑劲,或用手勾提之法,引发我身肢上浮。我应随时放松关节,画圆变空,而气沉丹田,重心下降,紧扣下盘,开裆合裆,腰胯活转。

搭手后让配练者用下采,或用沉砸、拍按之法,用力向下引发。我应随势放松受力点,身肢下 沉。松腰胯、换重心,蓄内劲,或借对方下沉劲,我也用同样办法而下采。

搭手后让配练者用左右挒劲引劲,我应随势放松着力点部位,闪空画圆缠丝,避实就虚利用摩擦力牵引对方。

或让配练者捆绑于我,我应顺势屈臂,借躯干的内劲掤力,活转腰胯走顺势旋转,利用摩擦力牵 引对方,破坏对方的着力点,或用身体的轮轴滑轮立即旋转,反转回身而攻防。

下肢让配练者用套、管、插、撇、提、蹬、踹、踢、扫等动作引发听劲。求者应根据配练者的动作进攻的方向,采用相应移换重心、蹦跳、提、退等方式解脱。

③求力度感觉

依据求功的重复练习特点,让配练者在同一部位,同一方向,采用重、轻、空三种力度引发听劲,求者依己阴阳掤劲,不丢不顶,时时相粘吸,上下相随,无过能及,圆转自如而判断力度。

二、综合推练求听劲

听劲与懂劲虽有先后次序

听劲与懂劲虽有先后次序,但也不能截然分开,随着听劲功夫的增长,懂劲功夫也不断提高,不论什么形式的推手,都是两人搭手互相缠绕伸缩,作弧形运动。

根据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无过能及,随屈就伸的原则,来练习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的灵敏度,利用神经末梢测知对方力量、方向、路线、迟速、虚实等。

立即传递给大脑作出决定性的对付动作,选择沾粘为支点,运用摩擦力及惯性的牵引作用,再巧用杠杆的力学原理,发挥“引进落空” “乘势借力”、“以轻制重”、“避实就虚”的技巧。

牵动对方重心,造成我顺人背之势,在时间和力点为恰当的时机,则又“以重制轻”“以实破虚”“以整击散”“以分解合”地将全身劲力迅速集中于一点发出去。

发劲要“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由弧形而笔直前发。推手不但双手要沾连粘随,身法、步法也要有沾连粘随的意思,不先不后,协同动作,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随人之动而伸缩进退。

能化能发,化劲松静,放劲干脆。要坚持不懈研练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终求达内劲潜转,意在人先,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行,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散打随心所欲,触之则圆转自如,发之则如矢离弦。

初学太极拳劲法的注意事项

一、劲、推手、技击

老拳谱中有八门劲法,而故老传承的太极拳里,有为使学者熟习八门劲法的应用而发明了推手之法。

在近些年来,各种太极拳的比赛中,又推出了太极推手竞技。

太极拳架本已包含了十三式和八门劲法,甚至更多的技法和功力。

初的太极拳行功走架的目的不是为推手,而是为了修炼周身的松整劲和一触即发的弹簧力,使之在技击中不仅有一击必杀的攻击力,同时也拥有“一羽不能加”的防守力。

但非常遗憾的是目前不少人练习太极拳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能推手,于是把太极拳的行功走架完全练成了推人的劲儿。

对于各种比赛的现象中,我们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那就是,很多太极拳推手的过程中,选手根本就不是使用的太极拳的技法,很多都只是些身强力壮的摔跤或举重运动员。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