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资料

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掤劲的五大特点

太极拳掤劲的练习方法

一、意掤

所谓意掤,.就是以意导掤。意掤做到自我养成求掤的习惯。要有信念坚持不懈地刻意求掤。应懂掤含意,知掤的表现。同时,要增强掤的思维想象能力。

太极拳强调的是以心行气,这点比较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

人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意念,无论是外部的造型,还是内部气流的调遣都必须受意识支配。陈式十大理中讲:若要演练太极拳,必须知道太极阴阳图。

太极图既可表示无限的宇宙,又能表示人体的运行规律。太极图外面的形迹和里面所包含的精意,形象地体现在拳之上。也就是说,太极拳既有成形可见的套路,又有无形意会的拳理。

这两者若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块,演练者就不会明白拳理是如何发于拳势,更不会懂得拳势的运动。实质上是运气和养先天自然之气的结合,求练太极掤劲。

演练者先练心,要平心静气,清除一切私心杂念,专心一意求掤劲。这样久练求掤,一定会达到高层次境界。

二、形掤

掤劲来源于螺旋缠丝,圆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太极拳以圆造型是有它的科学道理的。圆运动既符合物理中的运动规律,力学原理,又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

它既能消病益寿,增强体质,又有特殊的技击功能。其优点是运动灵活,爆发力强,防御巧妙,合力佳。

太极拳以太极图之理而得名并取形。因此练习者一定要研修太极图。太极拳的圆运动离不开太极图,无论转何种圆圈,都应以太极图之理来验证它,达“连贯圆活”为标准。

陈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就是缠丝劲。拳架势中的组合,由大圈与小圈、公转与自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缠丝劲是个比喻,比喻太极拳的圆运动像缠丝。

缠丝就是将无数个大圈、小圈一连串无限延长的螺旋组合。它要求动作不凹不凸,没有断劲,没有缺陷,不起棱角,不越界限,也不偏塌,变动灵活,走化粘随,不丢不顶,圆转自如。

依照拳理要求“处处要有掤劲”,因此练习者首先要在四肢上下工夫。练好缠丝劲,要注意每势的动静姿势都符合圆的轨迹。静势时,要做到身备五弓,能依理把各种圆组合在一起。

要注意四肢的位置、方向、距离,六合统一。特别注意各关节劲不丢,防止被突然擒拿。转换折叠变圈时,劲决不能丢,每个划圆运动要沿轨道而行。

其次要研究身体的掤劲。躯干要中正安舒,虚灵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开裆合档,气沉丹田。要以腰为总轴,求四周旋转的掤劲。前掤是共性,易练,要刻意练左右掤、后掤、下掤。

推手时,要注意接劲,即搭手。此动作犹如打篮球运动中的接球动作,在接触的一刹那间,要稳住重心,顺着球的冲力往自身引带。而后要粘贴住,再巧妙划圆引化。

接劲时动作要用内劲去迎合,接触的一瞬间,若停顿接劲就会犯丢顶之病。与彼劲合后划圆才能粘住,若不圆转也会丢。圆转灵活,才能沾连粘随不丢顶。

推手中的各子劲决不能离开母劲。应巧用捋拥、挤掤、捌掤、采掤、肘掤、靠掤、开掤、合掤等取胜对方。

三、气掤

气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生生化化的根本。

人体中的气,主要成分有三。先天的肾气,亦称元气;后天的水谷之气,简称谷气;口鼻吸人的空气,亦称清气。口鼻呼吸之气为动力,促进内脏元气与谷气的变化。这三种气混合在一起,共同发挥充养全身的作用。

太极拳的气又可为阴阳二气。下沉之气为阴气,上升之气为阳气;呼气为阳气,吸气为阴气。阴气与阳气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阳气上升仍为阳气,阳气下行即为阴气。

阴气上升即为阳气,阴气下行仍为阴气。气为人的生命之根本,而气的根本却在于阴阳共存。若没有变化的气就成死气。

学太极拳必须懂得阴气与阳气调和之理。阴气与阳气辩证关系为以阳气的致密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可以固守于内。如果阴气与阳气两者失调,就如同一年之中的四季失去了平衡。求练阴阳二气协调,相互为用,才能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高标准。

结语:综上所述,相信您已经学会了太极掤劲,在太极推手和技击中离不了掤劲。太极拳不仅是门武术,也是门学问,练习太极拳能让我们学会为人处事之道,还能强身健体。

3/3页
太极拳的好处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