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资料

太极资料 太极拳“力”的七大误解

太极拳讲求用意不用力,但是很多人对力的理解有误区,大致可分为七种。太极拳的特点柔和缓慢,男女老少皆宜。学习太极拳教学你会发现,太极拳力的变化规律很奇妙,下面随着太极资料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力”的七大误解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只有正确的练习太极拳才能起到养生作用,错误的用力是达不到练拳效果的。

误解之一:松=无力

持这种观点人认为, “一味讲究松空轻柔而不用力。是误人害己” 这是门外人说的话,没有实践太极拳的体悟,没有和太极拳交过手的经验,自以为是的说外行话。谦虚点,去学太极拳,和老师试一下推手,就有体悟,光说不试,那是说空话,误人害己。

误解之二:力=劲

持这种观点人认为,“劲和力是一个含义的两个文字表达,劲和力是通用的”。这是语文功底差,去查一下字典,问问语文老师就解决了。字典上说的明明白白,力只有一个含义力量。

很多人觉得太极拳是一项软绵绵的运动,不需要用力,但是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如果完全不用力,还是武术吗?

劲为多义词,力气、力量;精神,情绪,兴趣。力和劲是两个层次的概念,劲含有力,力不含有劲。

误解之三:力由肌发,劲由脊发

“力由脊发”出自于张三丰《十三势行功心解》,“力由肌发,劲由脊发”是后人的篡改。劲和力怎么可以分开发呢,背脊就没有肌肉了吗,显然是荒唐。

张三丰的“力由脊发”, 在后面有进一步的论述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这个力是气,不是肌肉收缩的力。

太极拳是一项动静结合的运动,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者相辅而生,相互抵消,太极拳运动变化奇妙。

另外还有强调“力由腰发”、“力从脚生”等观点的,都是同样的错误,读者要通览全文,太极拳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整劲,不可以用局部替代全局而断章取义。

误解之四:拳者,力也,力之平衡

力之协调,力之运用,去拙力,增活力,所以劲也。这句话出自于李妙丰的《太极拳击技八劲的练与用12》,是犯了“力=劲”的文字表达错误,大师的全文力还是讲松柔的。

“形之于外,静则松,松则柔,柔则轻,轻则灵;沉则稳”,读者也是要通览全文,才能正确理解大师的真意,不可以望文生义,读书要读活。

误解之五:“劲乃是用力多元化的运化”

持这种观点人认为:劲是“组合用力”的活化,这是对太极拳理“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理解不够,停留在劲的形式上的认识,劲的本质是意气的合一,而非局限于形式的体现。

1/3页
太极资料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