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资料

太极拳论 学好太极拳论的四大要领

第二种是能使两脚步子变换移动的劲,笔者暂称其为换脚劲,是人体重心在两脚间的移动换位,如搂膝拗步中弓步、坐步的前后移换,云手中侧弓步、并步的左右移换,十三势中的进退顾盼定都是以此劲为基础,此劲也是行拳、推手、技击须臾不可离的一种劲,要点是换位过程中不可断劲,因其是由静到动,动势较小,是由阴向阳的发展,又因步为拳之根,此劲从

根上启动,故属少阳;第三种是螺旋劲,是周身整体的旋转,既有局部的自转,又有整体的公转,动势大,此属老阳;第四种是圆撑劲,是球形向外膨胀的劲,虽然是整体向外的劲,但与螺旋劲相比动势较小,主要体现在形体内部,是从阳向阴的变化,此属少阴。

这四种基本的劲也可称四象劲,贯穿于太极拳的全过程,行拳、推手、技击须臾不可离,否则必然出漏洞,给人以可乘之机。四象劲是八法的母劲,应按单项刻苦练习。

四象再发展就形成八卦,就太极拳而言,由四劲生出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离不了四象劲做基础。古人把太极拳的八种劲配上八卦,相互配合发展到六十四卦(劲)乃至更多,这是由静到动变化无限的意、气、形体运动。

太极拳之所以叫太极拳,就是因为太极拳的创立、行拳、推手、技击都是以太极理论为指导,为了说明八法(劲)相互生克的关系,又把八法配上了五行即金水木火土,只是为了说明八种劲相互生发、相互克制的关系,在实际修炼过程中只要记住八法相互生克的关系就行了。

还有些理论就比较玄奥,这些玄奥的东西对于一般修炼者而言只须粗略地了解一下即可,不必深究,它们对于实实在在的功夫修炼作用不大。

太极拳拳论的原文解析

原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解析

这是太极拳论开宗明义解释“太极”的含义,以及太极拳名的由来。练太极拳不可不知“太极”,这里说明了把握太极拳健身的两大要点,一是整体观,二是平衡和谐。“无极”就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中国哲学认为,“无极”乃天地之始,也是人体之始,是人的婴儿状态,练太极拳就是返璞归真,去杂念,健身心。太极拳开始练习时,很多老师要求学员练无极桩,就是体验无极的状态,还没有分阴阳的状态,体验人体内外的完整性。

练习太极拳前要排除杂念,在练习中达到忘我境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太极境界,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修为。

哪里有矛盾? 哪里有病痛?这叫“静查”。由“无极”到“太极”,分了阴阳,有了阴阳,就有了矛盾,“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拳就是解决、处理、平衡、和谐人体各种阴阳矛盾的一门健康学问。

所以太极拳健身的关键也在于把握运动中的阴阳要素,比如收放、开合、进退、内外、快慢、攻防等,依照科学规律来锻炼,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在理解古典拳论中还要注意避免一点,就是不要陷入唯心主义之中,很多拳论是借哲学语言讲明拳理,也不能一味机械地从字面理解。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练拳首先要分析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在慢练中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原文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解析

太极拳把人体比作“太极”,身体一动,就分了阴阳,身体一静,阴阳则合,收式时有的套路叫作“合太极”。在打拳过程中,也要动中有静,就是阴阳即使分开时,也要时时处处有相合之意,有合的趋势,这样才平衡。

是动态的平衡。所以在练拳中,不管动作如何开展,不能散,中医养生上也叫“抱元守一”。不散的一个方法就是不能过,运动中的各种阴阳元素不能过,也不能懈,不能“瘪”,这就是“无过不及”,守“中”。身体中正,意念中和。

“随曲就伸”就是顺应人体的自然规律,规律就像事先建好的管道,水要顺管道流。

结语:综上所述,您是否掌握了太极拳论,学好太极拳论有助于提高太极境界和太极技击能力。学习太极拳可分为阶段练习,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练习要领,熟练太极拳论,可帮助初学者避免很多误区。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