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教程

马虹陈式太极拳 做一动作让你防治癌症

马虹陈式太极拳健身特点

一、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说明气是受意的指挥。此处所谓的气,是一种内气,不是人肺部呼吸的气。这种内气,中医理论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而来的,叫做元气、正气、先天气等。武术家把这种气叫做中气、内气、内劲等。

陈氏称此气谓中气,是人所秉受于天,本来之元气。陈鑫的《中气辩》与《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辨》两篇已讲得很明白。意是意识,是属于精神现象,亦谓之意念,古人谓之心,是脑的代称。

因此用意即是用心,以意行气,即是以心行气。所以拳谱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我们知道了意和气的意义,那么打拳时的每一动作,须先要经过大脑的想象,这就是用意,练习日久,自然觉得有气。太极拳的一动一静,促使人体生物电位升降。

电位升高,则血液循环加速,血压降低,氧与血红蛋白也就迅速离解,人就会感觉到有气。这就是所谓内气的发生。这个气是听意的指挥,所以说,练太极拳是用意行气。至于呼吸之气,要任其自然,不可故意做作。

呼吸要配合动作的开合,开则用呼,合则用吸,并使呼吸之气由丹田出入。 陈氏太极拳用腹部呼吸,动作的缓急与呼吸配合,有丹田内转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气沉丹田。

太极拳的一举一动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沉着,久练之后,气才能收敛入骨,达到深奥的境界。

奎于所说的气到劲到的劲,是经过锻炼太极拳后获得的,所以只要意到气就到,气到劲也到。因此太极拳是一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用意不用拙力”的意气运动。

拳论讲:“心如将军,气如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心是发令的,气是奉令而行的,气再运动身肢,所以叫做:“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二、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弹性运动提出了将身肢放长的方法

弹性运动提出了将身肢放长的方法

(1)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忌弓背);

(3)沉肩坠肘;

(4)开胯屈膝的旋转。

这四个方法是使身躯、脊背、手臂、腿部的放长。肌肉在受力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长,但当引起伸长的外因消除后,肌肉就立刻恢复原状,这是肌肉本身固有的一种弹性。

太极拳就是锻炼这种肌肉的弹性,经久放松与收缩的锻炼,也就能自然地加强身肢各部分的弹性,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素质。

对于生理健身说可以使血管畅通,增强新陈代谢和气体的交换,能得到更多的氧气,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硬化;对于技击方面,由于曰久锻炼这种肌肉弹性,可以产生一种拥劲。

掤劲是太极拳劲的基础,无论是捋、挤、按、採、捌、肘、靠都要有掤劲(推手的拥是对方按我,我以手臂捧住,不使下落,有向上之意的掤)。

也可以说周身都要有这种拥劲,才能够做到当外力来时可以抵御和反击,所以太极拳有“拥劲永不丢” 之语,在陈鑫著作中说: “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虚虚开张。”

这就是说运动时要心静不乱,动作要轻灵细腻,肌肉、皮肤和骨节处处都要放长松开。

三、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螺旋运动中缠丝劲的实质不是平面的一个圈,而是立体的螺旋上升的。因为每一动作是由掌心内外翻转,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是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是旋腰转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其根在脚,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

缠丝劲的作用是可以将外来的压力因旋转而落空,在太极拳的术语中叫做化;同时还可以牵动对方的重心而乘势反击,术语叫做发。

6/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