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然後化气为神,练神还虚,进入虚无的“神明”境界,很浅显地说一句,就是一身充满的精、气、神三件东西,已融合为一,也就是人体上的神经组织,筋肉组织,内脏不随意肌组织,血管,呼吸器官等各部,均到达强健而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时一举手一投足,看似柔绵无力,实则无坚不摧,功劲似有若无,形影飘忽莫测。意气先要能分得开,然后才谈得到能以意行气。
能以意行气,才能以气运劲而遍及周身,想开就开,想合就合,开后还可再开,开中有合,合后还可再合,合中有开。
返观社会上众多的太极拳习练者多是从“行书阶段”开始学习的,缺少了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体认功夫阶段的训练,故难以步履太极拳艺的巅峰!
完成传统武式太极拳第一级阶段后身体内部会产生一些独特的感觉,例如“灌水银”的感觉、“中空感”、“高大感”、“阻力感”感觉等等;“灌水银”的感觉就是整个身体好象一个胶皮袋,其中盛满了水银,备感沉重又忽悠忽悠地荡来荡去。
其感觉遍及躯体及四肢;“中空感”是身体像一个很轻很薄的气球,外皮极其敏感,内里空空如也,西山悬磬也;“高大感” 就是整个身体好象是立于山顶的巨人,巍峨屹立,高大无比。
“阻力感”就是整个身体好象深入水中,微微移动,阻力备增,不仅仅四肢有,而且整个躯体均有此感,不仅身体与空气之间有此感,而且身体内部亦有沉重又粘稠之阻力。这时便有了初步的气。
气是习炼太极拳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体内部自我产生的一种感觉,似乎像气流或气团,古代养生家称之为浩然之气!拳论中的“气沉丹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均是指的这种“气”。
它并非人口鼻呼吸之空气流体,万万不可将之混为一谈!“以意行气”到一定程度,身体内部在统一的运动指挥下之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上下相隋、周身贯串,行拳中只是感觉到在涛涛江海中身体各部分有机地作弹性伸缩。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虚实开合尽在其中,好象身体内部的骨骼不复存在了,只是筋肉相连,动作柔顺自然,一举一动均流畅和顺,这时的拳便产生了“柔”,继续用功,工久积柔多了就会产生刚,即一种富有弹性的松弹劲,从量变到质变。
此时之刚是经过多年的传统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体认功夫阶段的训练而得来的,是在“绕指柔”的规矩中炼出来的“百炼钢”,也称“弹性劲”或“内劲”。
这种劲极柔软又极坚实,在松和自然中体现出坚韧地曲折之力,又可在柔韧的弹性运动中体现“松而不懈”、“柔而不软”、“紧而不僵”、“坚而不硬”的特点。
此刚柔并非有意做作出来的态势,而是功夫达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体现,既非外形姿势,又非惺惺作态,而是由大脑意识控制自内而发的气势,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即是指此也。
练太极拳讲究“静”有三种境界
(一)身静
呼吸平稳深长,即“气沉丹田”。中国称丹田有三:脐下为下丹田;心窝为中丹田;两眉之间为上丹田(见《抱朴子·地真》)。气沉丹田是指精神含蓄。《黄庭经》:“丹田之申精气微,玉房之中神门户。”其道理即在于此。
(二)心静
指动作轻灵贯串。中国古代以“心”为精神上之主宰。动作轻灵贯串,即是表现精神上已能高度集中,无旁驽之弊。
(三)意静
指身舒展自然,即为无为之至高境界,不是简单能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而且需要有极高的"悟性"。
打太极拳的四个腿功
1、桩功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屈蹲站立。头正身直,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含胸拔背,敛臀收腹,气沉丹田,周身放松,呼吸均匀自然,舌抵上颚,双手合抱于腹前,指尖相对间距20厘米左右,初学者站桩3到8分钟,随着功力的增强,时间可逐渐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