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2养生堂官网:于康讲如何有效控血糖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要说控制糖尿病的方法,可能很多患者对用药与饮食都非常熟悉。只是,对于如何利用运动来控制血糖,却知之甚少。下面就讲讲如何利用运动来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方法:运动也可以。
如何有效控血糖
1、有氧运动,可降血糖
饮食、运动与药物被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三大法宝。饮食与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手段,药物则属于饮食、运动基础上的补救措施。运动可以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从而有效降低血糖含量,减轻胰岛素分泌的压力。同时,运动能帮助人体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令血糖控制更为容易。
由于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体育锻炼时,应选择中等或中等以下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合这类患者从事的运动项目有疾行、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自行车、游泳、跳舞、爬楼梯等。其中疾行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健身效果明显,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体质的人群。
2、学会把握运动“火候”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要正确评估自己的体质和病情;运动过程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心率、呼吸情况,切忌不顾身体状况盲目运动;锻炼结束,不要立即停下来,而应先做一些恢复性活动,如伸腿、抬腿、屈膝、伸臂、弯腰等。长跑后可先步行一阵,直至心率恢复到接近运动前的水平,并随身携带饼干、点心,注意及时补充食物,防止血糖过低。
3、用心率监控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影响健身效果的首要因素。强度过低,对身体的保健作用不明显;强度过高,会加重心脏负担。糖尿病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可用心率值监控运动强度,运动时应让心率保持在(170-年龄)次/分的水平。例如,一个50岁的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心率要保持在120次/分左右。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人体承受的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应以自己能耐受且健身效果明显为标准。
4、餐后两小时为适宜运动时间
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应根据自身状况决定。刚开始锻炼的体弱者,每次可锻炼10~20分钟,身体适应后可逐渐延长至30分钟或稍长。向有锻炼习惯者,每次运动可持续30~60分钟。总之,运动量应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建议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活动方式进行锻炼,点滴积累。锻炼时间选择在餐后两小时以后较理想,这样既能避免低血糖,又可避免运动引起代谢紊乱。尽量不要空腹晨练,因为清晨是人体一天中血糖低的时段,此时锻炼易出现头昏眼花、心慌气短、全身冒汗等低血糖症状。若有晨练习惯者,应在运动前适当补充些食物。
5、运动间隔时间不宜超过三天
糖尿病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应持之以恒,每周锻炼3~5次以上,天天锻炼效果更佳。若不能坚持每天运动,就要注意好不让运动的间隔时间超过三天,因为过长的间隔时间会削弱健身效果,并且不利于健身效果的累积。
6、用脉搏评价运动效果
按照上述内容确定适合的运动方式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理想的运动效果是每次锻炼后微微出汗,身体感觉轻松舒畅,脉搏在10分钟内恢复,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精力充沛。这些现象说明身体对运动完全适应。如果锻炼后出汗较多,头昏眼花,胸闷气促,食欲不佳,脉搏在15分钟内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次日感到全身乏力,表明运动强度或运动量过大,应减慢运动速度或减少运动持续时间。如果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脉搏也无明显变化,并能在3分钟内恢复到安静心率,则说明运动强度或运动量不够,应提高运动强度或延长运动持续时间。
生命在于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更是不可或缺的治疗内容。尤其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既能控制血糖,又能愉悦身心,还能减少医药开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于康
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主任医师营养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烹饪协会营养专业委员会理事及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临床营养委员会青年委员兼学术秘书,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营养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孤残儿童医疗救助顾问团副团长,《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副总编,《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编委,《糖尿病天地》编委,《循证医学杂志》和《健康世界杂志》特邀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