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松静和谐书法修身养性

站式运气阶段:

那么第二步呢?《书学概论》接着写道:“呼吸运动完结后,仍宜直立,左手叉腰,右手平举,曲肘如执笔状;把全身精力,运到右肩,横直曲折如练书一样,脑中存着帖上的字,用手横直曲折地画着,以练习手势。胸部仍然轻微地呼吸开合。如此经过数分钟,则右手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第二步才是具体地结合书法臆想的运气方法了,似可称为“站式运气阶段”。

在这一练功阶段,本着“先在心,后在身”、“意在笔先,笔居心后”的要求,凝神静思,同时把全身劲力运到右肩,贯向腕根,波及末梢。从而使日后达到:凡书写一点一画无不是“意到气到,气到劲自到”;倘能全身劲到,则久而久之自能练出龙腾虎跃,铁画银钩的笔力。>>>太极拳教程 懂得呼吸运用提高整体技术

其实,这与打太极拳的运劲原理确乎是相合的。傅钟文老师在《杨式太极拳》一书中说:“至于运动,也是‘先在心,后在身’,以意贯于这个部位,意到劲到,意之所注处就有所感觉。这也是‘内外一致’的一种锻炼方法。”根据意、气、劲三者合一的拳理,就足以说明这里“运劲”与上文“运气”的术语。两者是名异实同的。所以,书法运气也要注意肢体松沉,而不是相反地浑身紧张和拼命用力;否则劲力壅塞于肩、背或肩、时之间,那时笔的运行就反而显得熏硬不灵了,又何来 “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笔力呢?!

坐式运气阶段:

《书学概论》接下去说:“然后回到房间,照前节讲的姿势坐好,两足以尖掌地,臀部坐在一半椅子上,然后全身力气不致坠落椅上。像骑马一般地使全身气血畅通,力气自然上行,由足掌、臀部而直上两肩,右肩须略向外,这时力便集于肩上来了。这是运气的要领”;又说:“临书前照此去临帖,初不忙下笔,先以手执笔循帖上的结构,凭空曲肘悬腕地画着……同时心领神会,再凝结而成自己要写的字,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心中有字,然后手上有字”。

这第三步是从“站功”进入“坐功”,似可称为“坐式运气阶段”。这个阶段虽已变徒手画空为执笔画空,但主要仍是练习运气与养成凝神静思的习惯。

针对《概论》作者所说的“运气的方法,如果精熟太极拳的,更易明了”。现就以太极拳的古典理论来作些诠释。例如:关于劲的来源,清代太极拳家武禹襄 (1812—1880)在《十三总势说略》一文中写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练书也是一种“运动”,如今为了使所写的一点一画都能全身力到,所以两足要着地如植根;而臀部半坐,取骑马姿势,那也是为了使全身气血畅活,两腿之劲能自然上达腰间;由脚而腿,而腰,若能一气贯串,则“力便集于肩上来了”。

太极拳与书法练习的姿势:

至于“形于手指”,那是指外观反映在手指上,而不是指主观上着重去运用手指。太极拳强调练好腰腿功夫,而不赞成尽在手指上耍花哨;历代书法家也大都主张“五指但司执管,不主运笔”。运笔则根据字体的大小,分别通过运腰、运肩、运肘或运腕去完成的。一般地说,小楷运用腕力,中楷运用肘力,大楷以肩力出之,数尺以上的“榜书”始以腰力出之。其实,太极拳虽强调“腰脊为第一之主宰”,但推手发劲也还是随机应变,分别以各部之劲力出之,与运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腰为主宰”的原理并不矛盾。

此外,书法运气与实际练书时,要求“右肩须略向外”(练左笔者,左肩须略向外),这与外功拳的“顺肩”,以及太极拳的“含胸拔背”,也都有其相近之处。>>>太极拳教程 如何正确用劲

综上所述,证明书艺与拳技虽分属文、武,各有门径,但在理论上确有某些相通之处。因此,我劝武术爱好者学点书法,书法爱好者学点武术,这对于提高各家原有的技艺和理论水平,肯定会有所裨益,而决不会是枉费精神。当代书家沈尹默、马公愚和画家丰子恺诸先生,生前都与太极拳家傅钟文老师相交甚厚,并都跟傅师学练过太极拳。这不是偶然的吧!

太极拳与书法同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虽属文武之道,但在养身健身上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从事陈式太极拳与书法有年,深感其拳理与书理相通。现不识浅卑求教于武林与书法同道以求斧正。

2/3页
太极拳教程书法